工作程序:导管的安放(下部距离底面约10cm)——在料斗及导管内灌入足量的混凝土——剪断球塞吊绳(混凝土冲向基底向四周扩散,并包住管口,形成混凝土堆)——在料斗内持续灌入混凝土、管外的混凝土不断地被管内的混凝土挤压顶升——边灌入混凝土、边逐渐提升导管(保证导管下端始终买入混凝土内)——直至混凝土浇筑高程高于设计标高——清除强度较低的表面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无缝导管厂
工作程序:导管的安放(下部距离底面约10cm)——在料斗及导管内灌入足量的混凝土——剪断球塞吊绳(混凝土冲向基底向四周扩散,并包住管口,形成混凝土堆)——在料斗内持续灌入混凝土、管外的混凝土不断地被管内的混凝土挤压顶升——边灌入混凝土、边逐渐提升导管(保证导管下端始终买入混凝土内)——直至混凝土浇筑高程高于设计标高——清除强度较低的表面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导管的选择(直径的选择):水深小于3m,可选Φ250,施工覆盖范围约4平方米;水深3~5m,可选Φ300,施工覆盖范围5~15平方米;水深5m以上者可选Φ300~500,施工覆盖范围15~50平方米;当面积过大时,可用多根导管同时浇筑。
当混凝土水下浇筑深度在10m以内时,导管埋入混凝土zui小深度为0.8m,当混凝土水下浇筑深度在10~20m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zui小深度为1.1~1.5m
注意事项:①必须保证次浇筑混凝土量能满足导管埋入zui小买只深度h1,气候应能始终保持管内混凝土的高度;②严格控制导管的提升速度,只能上下升降,不准左右移动,以免造成返水事故。如图:
因为清孔以后灌注以前,在孔底会有一定量的泥浆沉淀,混凝土初灌量就是为了保证灌入的混凝土能将导管埋置一定的深度,从而保证整根桩混凝土的连续性,这样在整根桩之间就不会出现泥浆夹层,也就是所说的断桩情况的发生。简单的说就是为了防止断桩。所以批灌入的混凝土量必须经过计算,以保证将孔底泥浆翻起并将导管埋置一定深度!
(1)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堵管断桩。
(2)导管接口渗漏,使泥浆进入导管,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堵管断桩。
(3)处理堵管时,将导管提升到zui小埋置深度,猛提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连续下落与表面的浮浆、泥土相结合,形成夹泥缩孔。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导管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更多的帮助。
原料选择与下料
砼原料宜选用卵石、石子含泥量小于2%,以提高砼的流动性,防止堵管。一般砼初凝时间仅3~5小时,只能满足浅孔小桩径灌注要求,而深桩灌注时间约为5~7 小时,因此应加缓凝剂,使砼初凝时间大于8小时,为了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动性,应按合理的配合比将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开动搅拌机并加入30%以上的水,然后与拌合料一起均匀加入60%的水,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较大时,可适当控制此部分水量),后加水到出料时间控制在60秒内,坍落度应控制在180+20毫米之间,砼灌注距桩顶约5米处时,坍落度控制在160~170毫米,以确保桩顶浮浆不过高。气温高,成孔深,导管直径在250毫米之内,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