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建筑趋势:BIPV一体化设计(权衡建筑形式、空间使用、能源碳排和产业经济的组合)
公司是一家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布局光电建材(BIPV)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其总部研发大楼由中衡设计集团原创设计。设计中建筑师们结合扬明自身光伏产品,权衡建筑形式、空间使用、能源碳排和产业经济的组合,尝试补充和突破既有低碳建筑设计的领域范畴和内容深度。
引言
在
屋顶bipv
“碳中和”建筑趋势:BIPV一体化设计(权衡建筑形式、空间使用、能源碳排和产业经济的组合)
公司是一家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布局光电建材(BIPV)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其总部研发大楼由中衡设计集团原创设计。设计中建筑师们结合扬明自身光伏产品,权衡建筑形式、空间使用、能源碳排和产业经济的组合,尝试补充和突破既有低碳建筑设计的领域范畴和内容深度。
引言
在Tadao Ando的建学中,“光”似乎始终掌控着建筑的高境界。“The archetype of space is the volume and direction of light.”——毋庸置疑Tadao Ando赋予了“光”在任何时代语境中崇高的地位。
西方建筑思想中,建筑构造的历史和发展被理解为在石块上开凿洞口,使光和新鲜空气涌入而淹没黑暗的过程。在这一斗争中,人类逐渐认知到光除了照亮空间以外的意义。
现代钢、玻璃、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进步,使得光在建筑表达中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也呈现出更加细致抽象的特点。不仅是建筑设计,在当代艺术、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领域,人类也从未停下对“光”的无尽遐想和探索追求。我们已然证明了,光是可以感知,可以塑造和再加工的。
那么今天的我们是如何与光偕行的呢?
顺应时势的回答: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
2021年10月,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承诺在2030年前,保证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当这一目标放大到建筑领域,建筑行业如何有效节能降碳、加快低碳发展步伐、利用数字技术对碳排放实现管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低碳建筑技术的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已趋向成熟,是实现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基电力系统转为以太阳光能为基础的零碳电力的关键技术。
BIPV大盘点、谁是你心中的BIPV“明珠”
浩浩荡荡、万众瞩目的第十五届(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暨论坛在内外光伏挚友的不舍中圆满落幕。近2000家国内外光伏企业,展台连开三天,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支架等产业链企业齐聚上海,世界各地光伏友们汇集于此,共同见证光伏界的盛世联欢,那么相信大家在本次SNEC大会中必定是收获满满、且满载而归。
BIPV风口已到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重庆、陕西等此前已发布了有关BIPV的政策。建筑科学研究院太阳能应用研究中心测算,截至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可安装光伏400吉瓦,每年竣工建筑面积可安装40吉瓦,潜在市场空间达千亿元。
未来我国BIPV年均新增装机在36吉瓦左右,按照当前价格对应市场规模约为2192亿元。
由于对建学的要求,BIPV各种产品无论对玻璃的数量需求还是质量需求都远高于其他光伏产品。
BIPV技术迭代加快。
目前各大产商都已经提出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成熟BIPV战略,从开始的BAPV,渐渐发展到满足一体化需求的BIPV,到目前,通过加入智能电网相关技术,电能转换控制装置在BIPV中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以及从建学的角度,BIPV也获得了极大发展,BIPV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且进程加快,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加匹配需求的BIPV产品不断出现。
光伏市场化、建筑节能化双重驱动下,千亿BIPV市场前景可期
数据统计,我国建筑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30%以上,同时,我国每年还在新增约2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因此形成了我国建筑领域“体量大、增速快”的基本现状。建筑作为能耗大户,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变得尤其重要,BIPV因此成为当今光伏技术市场的热点和佳解决方案。
日前,扬明新能源秘书长就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前景及国际合作进行了展望分析。
在范围内,BIPV尚处于起步阶段,2020年安装规模约1GW,占新增光伏装机规模约1%。2021年受海外疫情的影响,在光伏产业链价格较高的情况下,装机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在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硅料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及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回落,预计2022年光伏装机将同比增长30%左右,达到200-220GW。我国目前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中,光伏+建筑占比达到80%。长期来看,BIPV在分布式光伏中的占比将会逐渐提高。
目前,一些发达,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已在BIPV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欧洲的BIPV市场中,光伏屋顶建筑材料90%为晶体硅光伏组件,10%为薄膜光伏组件;对于立面结构,如光伏幕墙等建筑材料,56%为晶体硅光伏组件,44%为薄膜光伏组件。这说明BIPV市场中BIPV组件的发展潜力巨大,且晶体硅光伏组件和薄膜光伏组件已成为较成熟的光伏发电技术,可以满足BIPV产品的技术要求。
美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第二大的,为了节能减排,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美国联邦制定了一系列推进BIPV发展的计划,如“光伏建筑良机计划” “太阳能进入学校”项目和“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以此来降低美国整体的建筑能耗水平,并得到了美国国内相关大学、科研机构和光伏企业的大力支持,极大推进了美国以光伏屋顶、光伏遮阳系统等解决方案为代表的BIPV的发展。
光伏建筑行业深度报告:BIPV扬帆起航
光伏建筑加速成长,BIPV 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
减排背景下绿色建筑大势所趋,光伏建筑行业加速成长
实现双碳目标紧迫性强,欧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经过了50-7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从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 “碳中和”仅用30年的目标,紧迫性强。
建筑行业全过程碳排放高企,减排空间较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