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aniding,指高温碳氮共渗(早期的碳氮共渗是在有毒的盐浴中进行)。由于温度比较高,碳原子扩散能力很强,所以以渗碳为主, 形成含氮的高碳奥氏体,淬火后得到含氮高碳马氏体。由于氮的渗入促进碳的渗入, 使共渗速度较快,保温4~6h可得到0.5~0.8mm的渗层, 同时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加上共渗温度比较低,奥氏体晶粒不会粗大,所以钢件碳氮共渗后可直接淬油,渗层
附近热处理加工厂家
cyaniding,指高温碳氮共渗(早期的碳氮共渗是在有毒的盐浴中进行)。由于温度比较高,碳原子扩散能力很强,所以以渗碳为主, 形成含氮的高碳奥氏体,淬火后得到含氮高碳马氏体。由于氮的渗入促进碳的渗入, 使共渗速度较快,保温4~6h可得到0.5~0.8mm的渗层, 同时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加上共渗温度比较低,奥氏体晶粒不会粗大,所以钢件碳氮共渗后可直接淬油,渗层组织为细针状的含氮马氏体加碳氮化合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碳氮共渗层比渗碳层有更高的硬度、性、抗蚀性、弯曲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超能液氮深冷箱就是根据液氮的汽化潜热的原理而设计生产的液氮深冷处理设备,控制系统采用触摸屏控制方式,操作工艺方便,一键超低温制冷,屏幕上实时监控深冷设备冷冻空间内温度变化。但一般碳氮共渗层比渗碳层浅,所以一般用于承受载荷较轻,要求高性的零件。

渗碳淬火热处理
.渗碳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至900~950度并保温,使钢件便面获得一定浓度和深度的渗碳层。
11.氮化操作方法:利用在5..~600度时氨气分解出来的活性氮原子,使钢件表面被氮饱和,形成氮化层。
12.


氮碳共渗操作方法:向钢件表面同时渗碳和渗氮。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形变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工艺分类有多种,主要有低温形变热处理、高温形变热处理、变塑钢形变热处理和预先形变热处理等。
(1)低温形变热处理。主要分为低温形变淬火 (亚稳奥氏体的形变淬火) 和低温形变等温淬火。(1) 低温形变淬火。将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急冷至Ar1(奥氏体分样温度线)以下,而高于Ms(上马氏体点) 的温度 (约500~600℃),待温度均匀后,进行形变 (压力加工),随后淬冷,得到马氏体组织。此法主要用于结构钢、工具钢、合金元素含量较高,过冷奥氏体比较稳定的钢种。(2) 低温形变等温淬火。与低温形变淬火工艺前段相似,但形变、等温在下贝氏体区域进行,淬冷后得到下贝氏体组织。与低温形变淬火相比,可用于合金元素含量略低的钢种。由于奥氏体在低温环境下非常不稳固及分解,使原来的缺陷(微孔及内应力集中的部份)产生塑性流动而变成组织细化,因此只要将金属置于超低温环境下,其中的奥氏体会转化成马氏体,内应力因而消除。低温形变热处理可以使钢在塑性基本保持相近的情况下,保持工件具有较好的强度、韧性,并提高其寿命。其工艺特点是形变在相变之前完成。
(2)高温形变热处理 (稳定奥氏体的形变热处理)。主要分为高温形变淬火和高温形变等温淬火。(1) 高温形变淬火。将钢加热到稳定奥氏体状态,在该状态下形变,随后淬冷,得到马氏体组织。此法应用广泛,对材料无特殊要求,一般碳钢、低合金钢均可应用。(2) 高温形变等温淬火。将钢加热到稳定奥氏体状态并发生形变后,在珠光体或下贝氏体区域进行等温转变,得到珠光体或下贝氏体组织。③炉中之空气排除至10%以下,或排出之气体含90%以上之NH3时,再将炉温升高至渗氮温度。此法应用也较广泛。高温形变热处理的形变过程也在相变前完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