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中心。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
物联平台优势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中心。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这些方面的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 在家居、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涉及领域方面,虽然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但物联网应用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大到飞机、潜艇等装备系统,小到单兵作战装备,物联网技术的嵌入有效提升了智能化、信息化、准确化,极大提升了战斗力,是未来变革的关键。
何为数据“泛在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
实践方向被称作“智慧尘埃”,主张实现各类传感器设备的互联互通,形成智能化功能的网络。
第二个实践方向即是广为人知的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网,该方向主张通过物品物件的标识,强化物流及物流信息的管理,同时通过信息整合,形成智能信息挖掘。
第三个实践方向被称作数据“泛在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认为互联网造就了庞大的数据海洋,应通过对其中每个数据进行属性的标识,实现数据的资源化,这既是互联网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联网的使命所在。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1999年提出来的时候叫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和开发。与其它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同发优势和重大影响力。2005年11月2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8月24日,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台湾公开演讲中,也提到了物联网这个概念。总工程师朱宏任在工业运行2009年夏季报告会上表示,物联网是个新概念,到2009年为止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家公认的概念。他说,总的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