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检验方法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 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 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ke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
大肠菌群检测试剂
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
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
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ke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在于方法的选用
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在于方法的选用,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有两种表示方法。
1、是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较大可能数(MPN)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2、以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 4789.3-2016《食品安全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3、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CFU/克或CFU/毫升”为单位的,适用GB 4789.3-2016,故检测样品前需根据产品标准认真选择方法。
例如,GB/T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一GB/T 4789.3-2003。又如GB/T 2718-2014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二GB4789.3-2016。

食品企业常检测的项目就是两种卫生指示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众所周知,食品企业常检测的项目就是两种卫生指示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检测不必多说,因为现行的就只有GB 4789.2-2010,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而大肠菌群的检测问题就多了,关注焦点在于MPN法的检测结果报告,细心地朋友可能会发现,报告单位有时是MPN/g(mL),有时又是MPN/100g(mL),这两个单位是什么意思呢?能够简简单单的认为两者相差100倍吗?当然是否定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