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硬铬工艺的影响因素 1.CrO3浓度与导电性关系:在铬酐小于450g/l的情况下,铬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好 2.温度与导电性的关系:温度高,导电性好 3.CrO3浓度与电流效率的关系:铬酐浓度高,则电流效率下降 4.硫酸浓度的影响:浓度低时,低电流密度下电流,反的电流效率低 5.三价铬的影响 (1)三价铬很少时,沉积速率减慢 (2)三价铬很高时,镀铬层变暗 (3)三价
硬铬电镀
镀硬铬工艺的影响因素 1.CrO3浓度与导电性关系:在铬酐小于450g/l的情况下,铬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好 2.温度与导电性的关系:温度高,导电性好 3.CrO3浓度与电流效率的关系:铬酐浓度高,则电流效率下降 4.硫酸浓度的影响:浓度低时,低电流密度下电流,反的电流效率低 5.三价铬的影响 (1)三价铬很少时,沉积速率减慢 (2)三价铬很高时,镀铬层变暗 (3)三价铬增加,则导电度降低,需较大电压 (4)三价铬愈多,光泽范围愈小 6.电流密度及温度的影响 (1)镀液温度升高,电流效率降低
(2)电流密度愈高,电流效率愈高 (3)高电流密度,低温则镀层灰暗,硬度高脆性大,结晶粗大 (4)高温而低电流密度,镀层硬度小,呈乳白色,延性好,无网状裂纹,结晶细致,适合装饰镀铬件 (5)中等温度及中等电流密度,镀层硬度高,有密集的网状裂纹,光亮硬质铬镀层。 7.镀硬铬工艺杂质的影响 (1)铁杂质,电解液不稳定,光泽镀层范围缩小,导电性变差,电压须,去除铁杂质比三价铬镀铬镀层还困难,要尽量防止铁污染,不要超过10g/L; (2)铜、锌杂质,含量低时,对镀层影向不大,铜不要大于3g/L; (3),是镀铬有害的杂质,镀液须严禁带入污染。
镀硬铬采用超声波的清洗技术进行前处理。这种技术不但能够很快的清除外面的和细缝中的污渍,还能加固电镀层不容易生锈。除此之外运用超声波让液体产生一个空化效应,它能够清洗零部件的油渍,再配上清洁剂能够加快清洗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电镀对于前处理的清洗要求非常高,超声波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个效果。此技术还能够代替溶剂的清洁剂,是电镀前处理的非常好的技术。
电镀镍中常见的九大故障
一、毛刺
有毛刺说明溶液不干净,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充分过滤后可纠正。此外,电流密度太高、阳极泥及补加水不纯带入杂质,严重时也会产生毛刺。
二、
,又称“麻坑”,是有机物污染的结果。需要要分解油污碳处理。此外,搅拌不良,未能驱逐掉气泡,也会产生,可使用润湿剂来削弱其影响。
三、镀层脆、可焊性差
镀层脆、可焊性差,表明存在有机物或重金属物质污染。其中,添加剂过多,使镀层中夹带的有机物和分解产物增多,是有机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可用活性炭加以处理;重金属杂质,可用电解等方法除去。
四、结合力差,易脱落
铜镀层未经活化去除氧化层,铜和镍之间的结合力就差,容易产生镀层剥落现象。此外,电流中断或镀液温度过低,也有可能会造成镍镀层的剥落现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