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除尘之粉尘的危害
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径在10μm以上的尘粒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10μm以下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而在肺泡内沉积的粉尘大部分是5μm以下的尘粒,特别是2μm以下的尘粒。进入肺泡内粉尘空气动力径的上限是10μm,这部分进入到肺泡内的尘粒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为只有进入肺泡内的粉尘才有可能引起肺尘埃沉着病。鉴于严重危害机体的是浮游于空气中可吸入性粉
排烟系统价格
排烟除尘之粉尘的危害
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径在10μm以上的尘粒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10μm以下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而在肺泡内沉积的粉尘大部分是5μm以下的尘粒,特别是2μm以下的尘粒。进入肺泡内粉尘空气动力径的上限是10μm,这部分进入到肺泡内的尘粒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为只有进入肺泡内的粉尘才有可能引起肺尘埃沉着病。鉴于严重危害机体的是浮游于空气中可吸入性粉尘,而且只有浮游粉尘才有机会被吸入肺内而危害健康。
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其他系统疾病
接触生产性粉尘除可引起上述呼吸系统的疾病外,还可引起眼睛及皮肤的病变。如在阳光下接触煤焦油、沥青粉尘时可引起眼睑水肿和结1膜炎。粉尘落在皮肤上可堵塞皮脂腺而引起皮肤干燥,继发感1染时可形成毛囊1炎、脓皮病等。有些纤维状结构的矿物性粉尘,如玻璃纤维和矿渣棉粉尘,长期作用于皮肤可引起皮炎。也有一些腐蚀性和刺激性的粉尘,如铬、石灰等粉尘,作用于皮肤可引起某些皮1肤病变和溃疡性皮炎。排烟除尘之粉尘的危害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径在10μm以上的尘粒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10μm以下的尘粒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
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怎么样?它利用生产设备的排风管或密闭罩作为极板,在罩或管内安设放电极,接上高压电源而形成电场。
众所周知,工作地点的生产性粉尘浓度越高,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也越大,因此,生产性粉尘浓度可作为一项危害程度的定量指标,鉴于粉尘浓度的实测值差异范围较大,不便于表示,因此,可采用生产性粉尘浓度超过倍数来表示,计算方法如下:
粉尘浓度超标倍数=(粉尘浓度实测值/该种粉尘1高容许浓度)-1
粉尘浓度测定数据用检测单位提供的检测报告即可,然后取其粉尘浓度超标倍数的算术均值来表示。危害级别的评定按上述3项指示,综合列出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表。该表的纵坐标有两项,即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例如用树脂砂替代铸造型砂,用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如水磨代替干磨、水力清理、电液压清理代替机械清理、使用水雾电弧焊刨等)。该表的横坐标为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根据现场测定所获得的3项指标数据,可直接查分级表确定其危害等级。

一个完整的除尘系统包括吸气罩、通风管道、除尘器、风机四个部分。通风管道(简称管道)是运送含尘气流的通道,它将吸气罩、工业除尘器及风机等部分连接成一体。管道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除尘系统的效果。因此,必须全1面考虑管道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以获得比较合理、有效的方案。当滤袋表面的粉尘不断增加,程控仪开始工作,逐个开启脉冲阀,使压缩空气通过喷口对滤袋进行喷吹清灰,使滤袋突然膨胀,在反向气流的作用下,赋予袋表的粉尘迅速脱离滤袋落入灰仓,粉尘由卸灰阀排出。
工业除尘器管道构件
弯头
弯头是连接管道的常见构件,其阻力大小与弯管直径d、曲率半径R以及弯管所分的节数等因素有关。曲率半径R越大,阻力越小。但当R大于2~2.5d时,弯管阻力不再显著降低,而占用的空间则过大,使系统管道、部件及设备不易布置,故从实用出发,在设计中R一般取1~2d,90°弯头一般分成4~6节。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建筑内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迅速启动,及时地把烟气排出建筑外,使疏散人员、救灾人员不被烟火所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