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标准——
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789.35-2010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GB 4789.4-2010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26-2013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商业无菌检验
GB 4789.5-2012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gan菌检验
GB 4789.11-2014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β型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41-2016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肠gan菌科检验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
《药典》(2015版)
抑菌效力 铜绿假单胞菌菌悬液:接种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 用比浊法制成每1ml含菌数约为108cfu。 8.2.2金黄色pt球菌菌悬液:接种金黄色pt球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30~35℃培养18~24小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 ,用比浊法制成每1ml含菌数约为108cfu。 操作注意事项 1.尽量使菌细胞分散开,使每个菌细胞生成一个菌落,否则将会导致重大的技术误差。 2.为防止细菌增殖及产生菌苔,制成供试液后,应尽快稀释,注皿。一般稀释后应在 1 小时内操作完毕。 3.为检查和控制灭菌效果,应做空白对照,以检验所使用的物品是否灭菌及检验过程是否无菌操作。 4.为便于区别药品中的颗粒与菌落,可在每 100mL 营养琼脂中加入 1mL0.5 %的TTC 溶液,如有细菌存在,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药品的颗粒颜色无变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