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一般用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层析柱的直径大小不影响分离度,样品用量大,可加大柱的直径,一般制备用凝胶柱,直径大于2厘米,但在加样时应将样品均匀分布于凝胶柱床面上。此外,直径加大,洗脱液体体积增大,样品稀释度大。分离度取决于柱高,为分离不同组分,凝胶柱床必须有适宜的高度,分离度与柱高的平方根相关,但由于软凝胶柱过高挤压变形阻塞,
层析柱规格
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
层析柱是凝胶层析技术中的主体,一般用玻璃管或有机玻璃管。层析柱的直径大小不影响分离度,样品用量大,可加大柱的直径,一般制备用凝胶柱,直径大于2厘米,但在加样时应将样品均匀分布于凝胶柱床面上。此外,直径加大,洗脱液体体积增大,样品稀释度大。分离度取决于柱高,为分离不同组分,凝胶柱床必须有适宜的高度,分离度与柱高的平方根相关,但由于软凝胶柱过高挤压变形阻塞,一般不超过1米。分族分离时用短柱,一般凝胶柱长20-30厘米,柱高与直径的比较5:1─10:1,凝胶床体积为样品溶液体积的4-10倍。 分级分离时柱高与直径之线为20:1─100:1,常用凝胶柱有50×25厘米,10×25厘米。滤板下的死体积应尽可能的小,如果支掌滤板下的死体积大,被分离组分之间重新混合的可能性就大,其结果是影响洗脱峰形,出现拖尾出象,降低分辩力。在分离时,死体积不能超过总床体积的1/1000。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类
根据树脂极性的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分为非极性、中极性、极性和强极性四类.
非极性吸附树脂是由偶极距很小的单体聚合而成,不含任何功能基团,表面的疏水性较强,可通过与有机物的疏水部分作用而吸附溶液中的有机物,适合于从极性溶剂(如水)中吸附非极性物质。
中极性吸附树脂含有酯基,其表面兼有疏水和亲水部分,既可从极性溶剂中吸附非极性物质,也可从非极性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
极性和强极性吸附树脂一般通过静电作用吸附极性物质。

如遇停运期间恰为冬季或环境温度较低,为了防止树脂储存期间冻结,对树脂进行充分再生处理与水洗后,应用盐水进行过柱浸泡,对树脂床层与树脂内部进行盐水置换保存,后期恢复运行之前,再用洁净的去离子水进行清洗置换。
盐水(或碱盐水)浸泡防止染菌
树脂长时间储存在树脂柱中存在藻类、细菌等微生物滋生的风险,为了有效抑制该问题的发生,可对树脂进行充分再生与清洗(使树脂保持清洁状态)后,用10%的NaCl盐水或10%的NaCl + 2%的NaOH碱盐水过柱浸泡置换处理后,将树脂保存在相应的盐水或碱盐水中,可有效抑菌。

凝胶是一类多孔性高分子聚合物,每个颗粒犹如一个筛子。当样品溶液通过凝胶柱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由于直径大于凝胶网孔而只能沿着凝胶颗粒间的空隙,随着溶剂流动,因此流程较短,向前移动速度快而首先流出层析柱;反之,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由于直径小于凝胶网孔,可自由地进出凝胶颗粒的网孔,在向下移动过程中,它们从凝胶内扩散到胶粒孔隙后再进入另一凝胶颗粒,如此不断地进入与逸出,使流量增长,移动速率慢而后流出层析柱。而中等大小的分子,它们也能在凝胶颗粒内外分布,部分进入颗粒,从而在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之间被洗脱。这样,经过层析柱,使混合物中的各物质按其分s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