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harmani)也叫哈曼马鸡。雄鸟的体长为72-81厘米,体重1500克。头顶被以黑色的软而卷曲的短羽如绒,头侧裸出,满布绯红色疣状突,格外醒目。藏马鸡的羽色介于白马鸡和蓝马鸡之间。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之间的高山和压高山森林、灌丛和苔原草地。常呈5-10只的小群活动。大多在开阔的林间空地和
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系统
藏马鸡(学名:Crossoptilon harmani)也叫哈曼马鸡。雄鸟的体长为72-81厘米,体重1500克。头顶被以黑色的软而卷曲的短羽如绒,头侧裸出,满布绯红色疣状突,格外醒目。藏马鸡的羽色介于白马鸡和蓝马鸡之间。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之间的高山和压高山森林、灌丛和苔原草地。常呈5-10只的小群活动。大多在开阔的林间空地和林缘地带活动和觅食。夜晚则栖息于树上。早晨和黄昏时常发出高声的鸣叫,声音短促、粗犷而洪亮,呈断续的“咯,咯,咯,咯”的声音。遇到危险时或直接飞到树上,或飞向山下,但飞不多远就落到地面上奔跑。主要以植物的叶、芽、果实和种子等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西藏南部。
白额雁(学名:Anser albifr)是雁属中体形大,个体重的鸟类。体长64-80厘米,体重2-3.5千克,和豆雁大小差不多。上体大多灰褐色,从上嘴基部至额有一宽阔白斑,白色,杂有黑色块斑。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为一夫一妻制,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的养育。繁殖于西伯利亚北极海岸到白令海峡、北美洲极北部、欧洲西部及格陵兰岛西部。越冬在、北美洲、墨西哥、里海、黑海、地中海、中亚、印度、缅甸、日本、朝鲜。
赤斑羚(学名:Naemorhedus baileyi):又叫红斑羚、红山羊、红青羊,体长95-105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为20千克左右。四肢粗壮,蹄子较大。雌雄均具一对黑色角,短而圆,向上后方倾斜,基部有环棱。体型与斑羚相似,但头部、颈、体背以及四肢均为红棕色,背部具有一条黑褐色的纵纹,比斑羚略显宽阔,腹面黄褐色,体侧稍显浅淡。
是 典型的林栖动物,多活动在密林深处较空旷或林缘多巨岩陡坡的地方。活动范围小而较固定,活动高度一般不超过林线上限(除少数外)。1961年确定学名,因此也是世界上定名较迟的兽类之一。
分布于,印度和缅甸。仅分布于西藏境内东南部的察隅、波密以及雅鲁藏布江南岸的米林县林区一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