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产业展望GIV@2025所提出的趋势以5G为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变革现在已经正式到来,从到企业,都在不断加速5G技术的布局与落地应用。华为此前发布的产业展望GIV@2025所提出的趋势就指出,2025年,将部署650万个5G,服务于28亿用户。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需求正在驱动5G的加速商用,将渗透到各行各业。在5G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将带来制
2022工博会主题
华为发布产业展望GIV@2025所提出的趋势
以5G为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变革现在已经正式到来,从到企业,都在不断加速5G技术的布局与落地应用。华为此前发布的产业展望GIV@2025所提出的趋势就指出,2025年,将部署650万个5G,服务于28亿用户。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需求正在驱动5G的加速商用,将渗透到各行各业。在5G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将带来制造业行业的极大革新。据GIV预测,到2025年,每万名制造业员工将与103个机器人共同工作。
在此背景下,众多的人工智能企业都开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结合,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加速物流仓储、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以达到大幅提升工厂工作效率的目的。如旷视作为AIoT领域的智能物联,就聚焦供应链大脑场景,通过推出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不断为行业赋能,从而加速“人机共舞”的到来。

新发展格局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难以适应并且匹配国内多层次需求的现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市场发育水平也存在差异,使得传统制造业在区域间顺畅转移较为困难。根据当代国际工业化标准,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传统制造业面临着向内陆转移的压力。虽然中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但是受制于市场发育水平、生态环境约束和区域政策条件等,中西部难以完全承接东部传统制造业的转移。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制造业的技术含量有更高要求,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将更大;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传统建筑业等仍具有一定生命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经济激励不强。

工业机器人应用面临技术难点
要实现机器人的灵巧运动控制,就要确保机器人运动的性和操作的平稳型。谭建荣认为,运动性问题,从技术上看就是如何实现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求解。使机器人运动具有平稳性,就要进行动力学的分析。因为理论上机器人的关节是一个点,实际上机器人的关节有间隙,运动副间隙引起的冲击与振动会影响机器人工作的平稳性。
工业机器人还面临布局多样性的问题。目前来说,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占比较多的行业是汽车(含汽车零部件、整车、汽车电子)、3c电子、金属加工。尤其是3C电子领域,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对于柔性要求、精度和速度就相对更高,使用工业机器人时就必须考虑如何布局设计地适应公司的新产品、新工艺。如果出现机器人不能适应产线调整,或者调试机器人耗费时间过长,甚至完全不匹配新产品的情况,那么引入机器人可能会带来更多成本。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作业流程设计、运动学动力学设计以及它的性和平衡性的设计,从而让机器人变得更加柔性化,能够适应不同的产品生产模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