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管。
干管采用50P340管,埋于地下1.5m,由水源井至大棚分出14条分干管。分干管在每个大棚处利用40×50×40变径三通与干管连接。土壤透水性较强,土地不够平整或地面坡度小时宜采用短畦大流量灌溉。分干管顺大棚北侧墙根布置,在棚内首端连接竖管作为出水口,在大棚1/4和3/4处,分别接40等径三通和4090°弯头,然后分别用短接头接40×40×40等径三通,接40PE支管。
草坪自动灌溉配件
干管。
干管采用50P340管,埋于地下1.5m,由水源井至大棚分出14条分干管。分干管在每个大棚处利用40×50×40变径三通与干管连接。土壤透水性较强,土地不够平整或地面坡度小时宜采用短畦大流量灌溉。分干管顺大棚北侧墙根布置,在棚内首端连接竖管作为出水口,在大棚1/4和3/4处,分别接40等径三通和4090°弯头,然后分别用短接头接40×40×40等径三通,接40PE支管。
支管。
沿大棚长向过道布置,采用40PE管,每条支管上接60根12PE毛管。支管与毛管采用承插旁通连接,在支管末端设40死堵。
毛管。
毛管采用12PE管,为减少毛管上分流孔水头偏差,采用短管滴灌形式,沿大棚宽向
结合作物株行距布置,毛管间距为0.75m,滴头间距为0.4m。在毛管末端设12PE死堵。

滴灌设备质量问题
自引进滴灌技术以来,从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目前,温室、大棚的成套滴灌设备基本都是我国独立生产的,部分产品性能的水平已经不国外同类产品,但一些关键设备,如首部枢纽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来讲就是产品品种少,缺乏系列化,配套水平低。(6)方便农机作业水带在田间可以移动,用完后可“刀枪入库”,没有固定的设备留在地里,不影响农机工作,这点是农民特别欢喜的。
我国生产的滴头、滴灌带或滴灌管等产品在压力补偿、抗堵塞、均匀度和材质的抗老化等方面质量一直不稳定;2.滴灌带中的孔通常向上铺设,并覆盖地膜后使用,若不用地膜覆盖,可将滴灌带孔口朝下铺设。管材配套性差,容易漏水;过滤器主要以筛网过滤器为主,使用寿命较短,过滤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这是导致器堵塞,甚至工程报废的直接原因之一;普遍使用的压差式施肥器,密封性差,不好控制,施肥浓度很不均匀。另外目前滴灌设备市场混乱,鱼目混珠,缺乏有效的产量监督检验机构,价格无序,售后服务差,也制约了滴灌事业的顺利发展。

解决水肥一体化配套问题,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有适合灌溉的清洁水源,若遇干旱造成水源不便,可以自建储水池。
二是葡萄园水肥一体化,建议安装滴灌。以胶东篱架栽培模式为例,其行距在1.5-1.8米之间,则全自动滴灌设备的成本在每亩约2800元,手动设备每亩约2200元(以某以色列滴灌为例)。表面看,成本较高,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8-10年,若平均到每年,费用也不过200-300元,同时考虑到节省的人力成本,节省的肥料成本和水资源成本等,是极其经济的。毛管首部与管径为38毫米的塑料支管用三通联接,支管首部安装同径闸阀并与水源接通。
三是需对肥料纯度和可溶性的要求更高,价格也会稍微贵一点,但是非常方便,节省人工,硬件设施也不复杂,很好操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