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苏州振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负载 2个 50w 负载输入电压 24v 连续3个阴雨天 每天工作8小时
请求所需系统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计算
1、太阳能板2*50W*8H/0.6/4H=340W(耗电总量/系统利用系数/有效日照时间)
2、蓄电池2*50/24*8*(3+1)/0.7=200AH(总电流*自持时间/余量系数)
(太阳
滞销电池片回收价值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苏州振昌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负载2个 50w 负载输入电压 24v 连续3个阴雨天 每天工作8小时
请求所需系统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计算
1、太阳能板2*50W*8H/0.6/4H=340W(耗电总量/系统利用系数/有效日照时间)
2、蓄电池2*50/24*8*(3+1)/0.7=200AH(总电流*自持时间/余量系数)
(太阳能板功率=负载功率*工作时间/损耗0.6/平均有效光照)
(蓄电池容量=负载功率*工作时间*连续阴雨天气/电池电压/充放电系数)
以日射量来计算
年发电量(EP)=PAS * HA * K * 365(天)
PAS:太阳电池组列容量
HA:设置场所及设置条件的累计日射量(kWh/m2 *日)
K:总和设计系数(0.65~0.8 ≒ 0.7程度)
以系统利用率来计算
年发电量=太阳电池阵列模板的发电量*系统利用率 * 8760(小时)
系统利用率=0.1~0.15 ≒ 0.12程度
一年总时数=24(小时)* 365(天)=8760小时。
在大多数应用中,理想情况是尽可能从太阳能电池获得电力。由于输出功率是输出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因此我们应明确电池哪部分工作区能实现输出电压与电流乘积值,即所谓的功率点 (MPP) 。在一种极端情况下,输出电压为值 (VOC) ,但输出电流为零;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下,输出电流为值 (ISC) ,但输出电压为零。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输出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均为零,因此, MPP 必须在两种极端情况之间。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证明(或通过实验观察到),不管在何种应用, MPP 实际上总会出现在太阳能电池输出特的转弯处(见图 3 )。实践中的问题在于,太阳能电池 MPP 的确切位置会随着光照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了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系统设计时必须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实现或接近 MPP 。
优化电池充电器设计,以从太阳能电池板获得大电力
假定 MOSFET Q1 上的压降为 300mV ,那么每个单元上的压降将等于 436mV ,这将化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输出。如果 VOUT 大于 4.5V ,那么 DPPM 不起作用,太阳能电池板将远离其 MPP 。不过,只有系统和电池充电器所需的电力小于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