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附框结构,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节能、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使门窗的安装质量更容易得到控制。
门窗附框结构,包括附框框体,在附框框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特征是:在所述附框框体内部设置加强框或加强条,加强框或加强条设置于腔体的内侧壁或者围绕腔体的外围设置或者设置于腔体的一侧。
具有较好的节能、保温效果,可以提升附框对门窗的密封、保温隔热性能;(2)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门窗的安装,
节能附框
门窗附框结构,一方面具有较好的节能、保温效果,另一方面使门窗的安装质量更容易得到控制。
门窗附框结构,包括附框框体,在附框框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特征是:在所述附框框体内部设置加强框或加强条,加强框或加强条设置于腔体的内侧壁或者围绕腔体的外围设置或者设置于腔体的一侧。
具有较好的节能、保温效果,可以提升附框对门窗的密封、保温隔热性能;(2)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门窗的安装,安全性更好;并且能够有效抵抗变形的功能要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技术效果是:(1)本发明的
门窗附框中,工字形的连接部可构成挡水条,且与门窗附框制一体成型,其安装过程得到简化,减少了安装误差,提高了门框或窗框与门窗附框之间密封性及防水效果,节约了安装成本;(2)所述中空腔内可设置复合材料,进而提高门窗附框的强度,进一步,所述复合材料的外侧壁与所述凸筋紧配合,机械强度更好;(3)所述门窗附框的安装,步骤简便,可节省工时。
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图1为实施例1中的门窗附框的端面结构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门窗附框的立体图;图3为实施例2的门窗附框的端面结构图;图4为弹簧钢片的端面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2的门窗附框与弹簧钢片的安装示意图。
附框包括一四边形结构的主体,主体一体成型,主体左边框的上端部固定有一防水边,主体还包括有在四边形结构上部和下部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的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凸起,其中凸起的高度小于防水边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附框一体成型设置防水边,方便后续的安装,节省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在附框的上边框设置有凹槽,方便放置膨胀螺栓的螺帽,便于外框的安装;上边框和下边框的表面等间隔的设置多个凸起,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可以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减少了安装过程中外框与附框之间的摩擦力,在下边框表面的多个凸起凹槽增加了附框与墙体粉刷的接触面,增加了附框与墙体的粘结强度,便于安装操作,节省人力。
附框安装施工顺序及控制要点:
1、根据施工图纸及建筑标高控制线,准确定位门窗位置,安装附框并调直扶正(附框与临近墙体的空隙宜控制在10mm-15mm),采用木楔及垫块等材料对附框进行临时固定。
2、安装拉片/胀栓固定完成后,拆除临时固定用的木楔或垫块,采用聚氨酯发泡剂或干硬性水泥砂浆均匀密实的将附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填满,干燥后进行相应处理。
3、安装主框(也可在内墙、外墙装饰层完成后再进行),主框与附框之间采用60长自攻螺丝相连固定。固距主框端部距离≤180mm,固之间距离≤500mm,主框每侧固≥3处。主框与附框之间的缝隙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密实。
4、门窗洞口内侧:如无装饰面层,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收口至与附框齐平(附框与主框交接处);如有装饰面层,预留足够面层厚度,余下部分(如有)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收口。
门窗洞口外侧:防水层施工,上端至与附框齐平(附框与主框交接处),下端至阳角外100mm~150m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JS防水涂料、自粘防水卷材等);保温砂浆抹灰收口至与附框齐平(附框与主框交接处);保温层施工(如有);装饰面层施工。
5、内、外两侧硅酮耐候密封胶施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