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精3确定量定位的过程。原位杂交可以在细胞标本或组织标本上进行。
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分子生物学、组织化学及细胞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
原位PCR;原位杂交细胞定位和PCR的高灵敏度相结合的技术,
植物组织原位杂交
原位杂交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精3确定量定位的过程。原位杂交可以在细胞标本或组织标本上进行。
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分子生物学、组织化学及细胞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
原位PCR;
原位杂交细胞定位和PCR的高灵敏度相结合的技术,在细胞(爬片、甩片或涂片)或组织(石蜡、冰冻切片)上直接对靶基因片段进行扩增,通过掺入标记基团直接显色或结合原位杂交进行检测的方法。
原位杂交技术可应用于什么方面
1.细胞特异性mRNA转录的定位 可用于基因图谱、基因表达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
2.感6染组织中病毒DNA/RNA的检测和定位,如EB病毒mRNA、人类乳3头状瘤病毒和巨细胞病毒DNA的检测。
3.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各种功能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变化的检测。
4.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5.检测染色体的变化,如染色体数量异常和染色体易位等。
6.分裂间期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如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和某些遗传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种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6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5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5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等许多领域。FISH的基本原理是用荧光标记的单链核酸为探针,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可用荧光标记的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对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