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地对安装点监控范围内的秸秆禁烧、监督员到岗到位情况进行不间断巡视,实时监测和预警。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协助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监控区域的秸秆禁烧情况的报警截图和视频及时存储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包括时间、地点、报警截图、报警视频等形成报表信息,方便人员安全管理。
有效的报警记录查询,能够根据时间段、监控区域对秸秆禁烧的行为进行告警查
产排污
全天候地对安装点监控范围内的秸秆禁烧、监督员到岗到位情况进行不间断巡视,实时监测和预警。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报警信息推送给相关管理人员,协助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监控区域的秸秆禁烧情况的报警截图和视频及时存储到服务器数据库中,包括时间、地点、报警截图、报警视频等形成报表信息,方便人员安全管理。
有效的报警记录查询,能够根据时间段、监控区域对秸秆禁烧的行为进行告警查询,对查询到的多条记录以报表的形式展示,每条记录有详细的报警截图和视频。
加强“以人看地”,建立“1+1”巡查模式
对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开展24小时全天候巡查,加上区生态环境保护巡查组对全区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全1面督导,严控露天焚烧。
做好“以人看人”,强化监管问责
重点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对落实不力出现秸秆焚烧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约谈问责。全区上下形成焚烧秸秆的高压监管态势。
加强宣传引导,禁烧意识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广播、微信、宣传车等多种形式,走村入1户,加强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作物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和禁烧的自觉性。
抓好综合利用,推进试点地区工作
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通过项目资金扶持企业、合作社建设一批秸秆收储场,购置收割打捆运输机械,初步构建秸秆收储运体系,逐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开展秸秆禁烧工作。
一是制定工作预案,将预防工作放在首位。针对秸秆禁烧工作,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各村成立了应急队伍,每天在辖区内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处理秸秆焚烧问题。并按照主干路、街巷的分布划分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名镇干部进行分包,明确责任人。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利用村广播、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开展秸秆禁烧宣传,让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焚烧秸秆对环境、对农田造成的危害,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对产生的农业垃圾倾倒,集中处理,减少焚烧现象。
三是对秸秆焚烧1人员进行查处。对在巡查中发现的秸秆焚烧现象,在及时处理的同时,对当事人进行批评训诫,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提交相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