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补机厂家如果说伤口划伤部位较轻,一般会采用冷硫化胶水配合修补条进行划伤部位修补。现场修复方式如下:
先使用角磨机配钨钢碟对划伤部位进行迂回打磨,之后使用清洗剂洗去表面杂质、油污;
在输送带划伤部位涂刷冷硫化胶水,待其完全干燥后再涂刷一遍,同时在修补条粘接面涂刷冷硫化胶水;(如果修补条粘接面带有CN半硫化层,只需涂刷一遍胶水,如果不带,则需涂刷两遍)
线修补机价格
修补机厂家如果说伤口划伤部位较轻,一般会采用冷硫化胶水配合修补条进行划伤部位修补。现场修复方式如下:
先使用角磨机配钨钢碟对划伤部位进行迂回打磨,之后使用清洗剂洗去表面杂质、油污;
在输送带划伤部位涂刷冷硫化胶水,待其完全干燥后再涂刷一遍,同时在修补条粘接面涂刷冷硫化胶水;(如果修补条粘接面带有CN半硫化层,只需涂刷一遍胶水,如果不带,则需涂刷两遍)
将修补条贴合在皮带划伤部位,使用压实滚筒辗压结实,排出多余空气。
既然提到了现场修复,那就不得不说一下冷硫化胶水及修补条的选择了。
其中胶水可以采用冷硫化胶水SC002进行粘接。胶水德国原装进口,除具备超1强粘接性能之外,还能够防油、隔热、耐腐蚀,各种环境下均可使用。而且固化速度在普通胶水的3倍以上,从节省时间提高1效率来看,SC002是个不错的选择。
修补条通常采用皮带修补条,修补条的粘接面带有半硫化CN层,能够与冷硫化胶水产生自硫化反应,进而增强修补条与皮带之间的粘接力。
修补机厂家介绍按100:4的比例混合冷硫化粘接剂SC2002的主剂与固化剂并搅拌均匀,每公斤混合胶液可以涂刷粘接约1平方,按需配胶,可适量稍多一些,多余的胶水涂刷在修补条正面两侧的半硫化层上,自然冷硫化后粘接效果更好。2使用清洗剂SK353深度清洗打磨面,去除打磨面上粘附的油污、粉尘等污物,提高粘接面的粘接性。未混合的主剂与固化剂密封后置于阴凉干燥处待用。
用混合后胶液在打磨面上涂刷一层,待胶水干燥后再涂刷第二层,涂第二层胶水的同时在修补条的半硫化CN层上也涂刷一层胶水,两侧胶水半干时贴合粘接。
打磨面上一层刷胶要用力,使胶水充分浸润打磨面,与粗糙打磨面紧密结合,整体涂刷要保持均匀,平整的粘接面不易包入空气,利于粘接力的形成。第二层刷胶厚度可以稍薄,虽然冷硫化粘接剂SC2002胶层的厚度不影响整体粘接力,但是会延长固化时间,降低修补效率。输送皮带受到的纵向结构性损伤比如划伤、穿透性划伤、撕裂,这些损伤使皮带结构强度降低,这时候可以使用带有织物层的加强型修补条做粘贴修补,织物层可以减少修补条受到应力后的过度形变,恢复皮带结构强度,达到对复杂应力的良好应对效果。德斯普修补条背部的半硫化层上涂刷一层胶水,而且半硫化层不能打磨,涂刷一层胶水后,半硫化层会与冷硫化粘接剂SC2002迅速硫化融为一体,粘接效果与热硫化类似,粘接强度与热硫化同级。胶水半干时粘接,这个时机可以用手指背去试,胶层略有粘性,但又不会粘附手指背扯丝时可以粘接。
整体贴合粘接修补条,贴合后用压实滚轮来回滚压,从一侧推进至另一侧,排出粘接面内气泡,压实粘接面。后可用橡胶锤密集捶实。
所有的修补材料都具有与传送带橡胶层相近的性能,包括柔韧性、环境适应性等,11大1程1度上减少应力集中造成的危害,避免二次损伤。
输送带修补机是皮带修补的一种常用设备,通常情况下,皮带发生损伤后,直接影响到皮带的输送效果和使用寿命。但使用输送带修补机对皮带进行修补后,就可以让皮带“由旧变新”,让受损的皮带继续“焕发青春”。
选择适当的输送带修补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就谈谈皮带修补器的选型问题:
1、首先,须按照输送带受损情况来确定修补器的选用类型。目前,我们现在提供给用户的修补器产品有CGXBJ-1(点修补器)、CGXBJ-2(边修补器)、CGXBJ-3(线修补器)三类品种。
三种产品的用途为:CGXBJ-1(点修补器)于对输送带局部出现的“点、洞或较小面积(1大修补面积250mmX250mm)的点状损伤进行修补、维修时使用;
CGXBJ-2(边修补器)用语输送带出现毛边、边缘部分脱胶等情况进行修补、维修;
目的:胶带盖胶和芯层如有部分损坏,而不及时修补水分和污物侵入后,将使伤痕扩大,造成胶带寿命缩短,为延长胶带寿命,及时发现缺陷,尽早处理,其经济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普通聚酯胶带的修补
1.工作面覆盖胶损伤
1)根据盖胶破损状态可作圆形或菱形修补,沿破损轮廓四周至少大出15~20mm, 划出切割修补线,以45o角斜切,并剥去已损坏的盖胶。切割时注意不要损伤下面的布层。
2)准备修补胶片,大小与切割面吻合,厚度与原盖胶相一致(如厚度不够 可多层贴合,)四周边切成斜口(冷粘用已硫化的胶片,热粘用未硫化胶片)。
3)修补处及补片打毛,清除胶屑杂质,清洗干净,在修补处及补片上涂刷胶浆,至少两遍,并充分干燥。
4)贴合修补胶片并充分滚压牢实,周边存在的多余胶边用片刀轻轻片切平整。
5)如热粘可用硫化修补器。参照胶带胶接工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