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降观测周期a.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进行次观测。
b.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每盖1~2层观测一次。如中途时间较长,应在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c.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d.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电话
1)沉降观测周期a.当埋设的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在建筑物主体开工前,进行次观测。
b.在建(构)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一般每盖1~2层观测一次。如中途时间较长,应在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c.当发生大量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
d.建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方法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3)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a.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DS3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2.0√n mm(n测站数)。
b.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DS1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 ±1.0√n mm。
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再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即i = tan α = △D/H
式中 i——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 D——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m); H——建筑物的高度(m); α——倾斜角(°)。
倾斜测量主要是测定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ΔD。偏移值ΔD的测定一般采用经纬仪投影法。
公司有检测仪器设备300余(台)套,按时校准/鉴定满足检测需要。主要检测业务有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地基基础检测、电气(含防雷接地)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建筑物沉降和变形观测、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检测、建筑智能化检测、建筑节能检测。欢迎来电咨询!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
(1)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5)施工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指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6)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