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UV光油的正常使用温度为50-55℃,在冬季低温使用时需用恒温水域对UV光油进行循环加热,使其黏度达到设计使用粘度,这样有利于UV光油流平和固化。
2、UV光油在经过UV灯辐照区域时,温度应为50-60℃,因为在这个温度下UV光油固化快,固化后附着力强。也就是说,在UV灯下面并非温度越低越好。有些厂家在冬季低温厂房上光时,出现附着力不好,流平性不好,其原因主要就在
喷涂uv光油厂家
注意事项
1、UV光油的正常使用温度为50-55℃,在冬季低温使用时需用恒温水域对UV光油进行循环加热,使其黏度达到设计使用粘度,这样有利于UV光油流平和固化。
2、UV光油在经过UV灯辐照区域时,温度应为50-60℃,因为在这个温度下UV光油固化快,固化后附着力强。也就是说,在UV灯下面并非温度越低越好。有些厂家在冬季低温厂房上光时,出现附着力不好,流平性不好,其原因主要就在于此。
3、上光机宜放置在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的位置,否则UV光油会在阳光中的紫外光作用下固化在涂布辊上。若不能避开阳光直射,也应该用红黑窗帘挡住太阳光线。
4、上光时被刮去的UV光油会将已印在承印材料上的油墨带到上光机上的UV光油中,使上光油着上颜色。不过,经过过滤沉淀后,这些光油还可继续使用,不必扔掉。
5、随着科技的发展,UV上光油的刺激性已大大降低。但上光操作中,皮肤若碰到UV光油,还是应立即用肥皂水洗掉,否则可能会出现皮肤、起泡。
6、UV光油的使用黏度依上光机的种类而异,要根据上光机的机型选用上光油。若UV光油黏度达不到上光机所需要的黏度可用稀释剂撤粘或用增稠剂加粘。但经这样调节后,会损失UV光油的固化速度、亮度和附着力等。

五、UV光油涂布不匀、有条纹及桔皮现象
主要原因
1、UV光油黏度过高
2、涂胶网纹辊网线太粗(涂布量过大)、表面不光滑
3、涂布压力不均匀
4、UV光油的流平性差
解决办法:降低光油黏度、减少涂布量;将压力调整均匀;涂布辊应磨细磨光;加入光亮流平剂。
六、UV光油附着力不好
1、印刷品油墨表面晶化
2、印刷油墨中的助剂不合适
3、UV光油本身黏附力不足
4、光固化条件不合适
解决办法:印刷工艺要提前考虑上光条件;在已印好的产品上涂布增强附着力的底油。

UV光油
uv纸张上光油的适用对象一般是已过油墨印刷的纸质底材,纸质材料由纤维素和其他添加成分构成,具有多孔极性的表面性质,因此常规光固化涂料对纸质底材的附着能力较强,但对油墨印刷区域的附着力则视油墨性质而定。
另一种光油涂装工艺是光油直接涂在湿的油墨表面,油墨为光固化性质,在光油涂装完成后,光油与油墨可一次性经紫外线辐射固化。但要注意湿油墨和湿光油可能相互渗透扩散,油墨的字体和印刷图案可能被破坏。有些时候为了防止低粘度光油向纸质内部渗透,在涂装光油前,先预涂一层封闭性的底油。合适的底油应有足够的极性和塑性,未将纸质纤维孔隙完全封闭,表面仍保留较高的粗糙度,有很多细小的微孔,这样可以保证uv面油与基材有良好的附着性能。
根据应用目的,纸张上光油光固化后的表面再粘附性能优势需加以考虑,应用于包装纸盒上光时,平面纸板经印刷、上光固化后,在进行切割、折叠,于待粘接部位涂胶、贴合。如果加以有机硅类助剂,则固化表面极性较低,对多数常用粘合剂的亲和力较差,粘接效果不好。
气味问题常常也是光油用户所关心的,光油固化后的气味主要来源于光引发剂、活性胺、杂质以及某些可能不完全转化的单体。例如异辛酯本身气味较大,如在固化膜中未反映残留率较高,也可能产生较重的刺激性气味。活性胺一般过量使用,固化完成后,活性胺残留量较大,也是固化膜的气味的可能来源之一。选择可参与交联的活性胺有助于消除固化膜的气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