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评审指标: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准备好材料,交由市工信局进行初核,并推荐至参与终审,初核指标指标类别:
1、必备指标4项,缺一不可:
(1)注册满3年以上,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且上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获得当地省、市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优先推荐,参评企业需未获得过公布的制造业单项。
(2)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70%以上。
专精特新小巨人条件省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评审指标: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准备好材料,交由市工信局进行初核,并推荐至参与终审,初核指标指标类别:
1、必备指标4项,缺一不可:
(1)注册满3年以上,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且上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获得当地省、市专精特新称号的企业优先推荐,参评企业需未获得过公布的制造业单项。
(2)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70%以上。
(3)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及以上,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省前3位。
(4)企业三年内未发生过安全、质量、环境污染事故等记录。
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可选指标10项,至少6项符合:
(1)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平均增长率10%以上。
(2)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3)截至2019年底,拥有与主要产品相关的有效发明专利(含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项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5项及以上。
(4)近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不3%。
(5)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15%。
(6)企业获得有关部门认定的特色称号(称号名称参照附件2:申报书第五部分第三条内容)。
(7)取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8)产品生产执行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等,或产品通过发达和地区认证。
(9)拥有自主。
(10)至少1项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
政策意义:引导、完善培育梯次、补链强链
(1)引导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素质
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问题也是民生问题。
2010年,由于四万亿政策的后续效应,基建、地产的上游传统领域企业增加。而2011年宏观经济环境转头向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变差,很多企业难以存活。在这个背景下提出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本质上是引导中小企业向领域发展。
此后,“专精特新”一词也常在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中出现。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不断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量和比重,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目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