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矾土耐火度是用专门的测温锥测定的。把原料或制品磨碎到一定粒度然后用糊精调配,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锥形体,把这种椎体放在耐火材料底盘上,以一定的升温速度(高温时4~6度/分钟)加热。由于受高温作用,锥体渐渐融化弯倒,当其弯倒至顶端与底盘接触时的温度即为铝矾土的耐火度。
铝矾土的矿物组成主要为一水硬铝石(硬水铝石),高岭土、伊利石、蒙脱石,杂质矿物为钛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电
铝矾土煅烧
铝矾土耐火度是用专门的测温锥测定的。把原料或制品磨碎到一定粒度然后用糊精调配,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锥形体,把这种椎体放在耐火材料底盘上,以一定的升温速度(高温时4~6度/分钟)加热。由于受高温作用,锥体渐渐融化弯倒,当其弯倒至顶端与底盘接触时的温度即为铝矾土的耐火度。
铝矾土的矿物组成主要为一水硬铝石(硬水铝石),高岭土、伊利石、蒙脱石,杂质矿物为钛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电气石、方解石、石英等,其化学成分主要是氧化铝,氧化铝和水,并含有少量的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铝以及有机物杂质。
2)保温3 h 后, 物相种类没有明显变化,β-SiAlON和刚玉的衍射峰有所增强,莫来石衍射峰减弱。
3)保温 6h 后,物相变化较明显,X相基本消失,主要物相为β-SiAlON,刚玉的25.56°峰。
4)保温 9h 后,开始出现 15R(SiAl 4 O 2 N 4 ), z 值为4的β-SiAlON 明显增加,刚玉相则相应减少。另外,明显含有少量Si 3 N 4 和SiC。
5)保温 12 h后,物相种类没有变化,β-SiAlON 有所减少,15R相应有所增加,Si3N4 也略有增加。
上述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1)从动力学来看, 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 ,系统逐渐趋衡 。对于所研究的系统来说 ,1450 ℃下的终平衡相显然是 β-SiAlON、15R(或 β-SiAlON 氮化铝多型体)和 Si 3 N 4 。在有过量炭存在的情况下 ,还应当有少量 SiC。如果要获得以 β-SiAlON 为主相的粉体或材料 ,适宜的保温时间应当是 6~ 9 h。2)根据高岭石碳热还原氮化系统中各相区稳定存在时的氧分压与温度的关系 (见图 3)也可定性解释上述变化过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