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尺寸精度超差:树脂砂铸型能提高铸件尺寸精度,但实际生产中因铸件尺寸超差而报废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模型或工装的变形。一般来说,树脂砂用模型采用木模即可,而木模若干燥不够时,常随温度变化而变形; 将粘土砂模型或工装转移到树脂砂用时,芯头间隙、分型负数等没有缩小。收缩量未作适当调整,浇注时出现漂芯、跑火等情况,都会影响铸件尺寸精度; 造型及铸型装配操作不当,模型
不锈钢闸阀铸件
铸铁尺寸精度超差:树脂砂铸型能提高铸件尺寸精度,但实际生产中因
铸件尺寸超差而报废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模型或工装的变形。一般来说,树脂砂用模型采用木模即可,而木模若干燥不够时,常随温度变化而变形; 将粘土砂模型或工装转移到树脂砂用时,芯头间隙、分型负数等没有缩小。收缩量未作适当调整,浇注时出现漂芯、跑火等情况,都会影响铸件尺寸精度; 造型及铸型装配操作不当,模型定位松动等都会引起尺寸误差。对于要求很高的尺寸,甚至涂料层厚度都会影响精度。
灰铸铁中的S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状态的MnS,灰铁中起结晶作用的硫,主要是化合状态的MnS,我们现在的化验手段(无论是化学分析还是光谱分析),都只能分析出铸件和铁水中单质状态的S,而以化合状态(MnS)存在的S是化验不出来的。当单质S含量超过0.05%时,化合态的S含量就比较高了,此时的铁水中: MnO+FeS=MnS+FeO,FeO+C=Fe+CO,或2FeO+C=2Fe+CO2
铸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免遇到缩孔、气泡、偏析等铸件缺陷,造成铸件成品率低,重新回炉生产又面临着大量的人力、电能的消耗。如何减少铸件缺陷是铸造人士一直关心的问题。 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由 铸造大师John Campbell 提出的减少铸件缺陷的准则,希望对铸造行业的同仁们有所帮助。
1、避免裹气(产生气泡)
避免浇注系统裹气而产生的气泡进入型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到:
合理设计阶梯型浇口杯;
合理设计直浇道,充满;
合理使用“水坝”;
避免采用“井式”或其他开放式浇注系统;
采用小截面横浇道或在直浇道于横浇道连接处附近使用陶瓷过滤片;
使用除气装置;
浇注过程无中断。
2、避免砂芯气孔
避免砂芯或砂型产生的气泡进入型腔金属液中。砂芯 非常低的含气量,或者采用适当的排气以阻止砂芯气孔产生。除非能 干透,否则不能用黏土基砂芯或模具胶。
3、避免缩孔
由于对流影响及不稳定的压力梯度,厚大截面的铸件是无法实现向上补缩。所以要遵循所有的补缩规律来良好的补缩设计,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验证,实际浇注样件。控制砂型和砂芯连接处的飞边水平;控制铸型涂料厚度(如果有的话);控制合金及铸型温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