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至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废物减量化”、“无废工艺”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至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废物减量化”、“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重在预防和有效性:清洁生产是对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综合预防,以预防为主,通过污染物产生远的削减和回收利用。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清洁生产的起源来自于1960的美国化学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而“清洁生产”概念的出现,早年可追溯到1976年。当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979年4月欧共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1984、1985、1987年欧共体环境事务委会三次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工程。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实质上是生产过程中流失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品及废品废料。
自1989年,联合国开始在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以来,先后有8个建立了清洁生产中心,推动着各国清洁生产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UNEP IE/PAC)根据UNEP理事会会议的决议,制定了《清洁生产计划》,在范围内推进清洁生产。该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为组建两类工作组:一类为制革、造纸、纺织、金属表面加工等行业清洁生产工作组;另一类则是组建清洁生产政策及战略、数据网络、教育等业务工作组。(5)它着眼于环境的保护,为人类社会共建一个洁净的地球带来了希望。
其次,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清洁生产要求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在材料消耗的四个环节里,都要将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不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没有污染。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大力调整产品结构,革新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合理、高有效配置资源,至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