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在夏季所受到的太阳辐射也相对东西朝向建筑要少很多,能够节省夏季空调的用量;而在冬季时,建筑受到太阳辐射的情况刚好与夏季相反,从而节约了建筑保温所需的能耗。
第二,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在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日照间距要求上适当增大。它们涉及到建筑规划、建筑通风、建筑外遮阳和建筑热桥四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实行深入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加建筑物的间距有利于居住区
建筑能效测评报告
首先,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在夏季所受到的太阳辐射也相对东西朝向建筑要少很多,能够节省夏季空调的用量;而在冬季时,建筑受到太阳辐射的情况刚好与夏季相反,从而节约了建筑保温所需的能耗。
第二,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在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日照间距要求上适当增大。它们涉及到建筑规划、建筑通风、建筑外遮阳和建筑热桥四个方面,对这些问题实行深入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增加建筑物的间距有利于居住区内的空气流动——风量增大、风速提升,从而使建筑物与空气的热交换增加,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温度,从而降低建筑能耗。这需要规划师在节约土地与合理的建筑间距之间找到尤佳的平衡点,优化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2)单体方案设计——朝向、窗墙比、外遮阳、室内通风、气流组织、外墙、颜色。上文所提及的四方面问题仅仅其中的一部分,它们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被忽视,这会造成很多的设计漏洞,使建筑物能耗增加。作者专门把它们选出来实行探讨,正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同行们能多加指正,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新方法,在今后的设计中多研究、多尝试、多积累、多总结,在有限的条件下将建筑功能与艺术和技术更好地结合,使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节能的原则,努力创造低成本、高有效率的节能建筑。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是墙体,墙体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耗热里。建筑节能设计的几个方面:(1)总平面布置——良好的通风、日照、朝向。通常情况下,在建筑墙体设计时,多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其保温性能不能够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国际规范标准规定,在建筑物形体系数,即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小于0.3时,其传热系数不应超过1.16W/ (m^2·K ),但是目前常用的内抹灰砖墙的传热系数都大于上述节能标准数值。因而,在保有节能理念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十分必要。
标识等级:民用建筑能效的测评标识分为建筑能效理论值标识和建筑能效实测值标识两个阶段。从总体上讲,防止热桥的产生就要平衡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控制各组成部分的传热系数相接近,保证各部位的传热均匀。新建建筑能效测评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建筑物竣工验收之前进行。建筑能效实测评估应在建筑物正常使用1 年后,且入住率大于30%时进行,根据实测结果对建筑能效理论值标识进行修正,给出建筑能效实测值标识结果,有效期为5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