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并且 降低成本,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
水利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并且 降低成本,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调度中心、泵站监控中心、通信平台、泵站远程测控终端、计量测量及摄像设备组成。通信平台常用两种,一是有线通信:每个加压泵站与水司之间租用光纤通信,调度中心、泵站监控中心、各职能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通信,该通信平台可传输连续图像。二是无线通信:每个加压泵站与调度中心之间通过GPRS无线网络通信,调度中心、泵站监控中心、各职能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通信,该通信平台不能传输连续图像。
《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从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主要指标包括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降低到0.7%和1.1%以下,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全方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国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等。以上指标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性指标。
保障体系;1、管理调控体系: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管控体系,编制集团企业统一的信息化规划,实现信息化项目全过程管控。2、评价考核体系:将信息化工作指标纳入企业主要负责人业绩考核,推进信息化评价考核、同业对标和信息化企业评价指标研究。3、技术研究体系:开展电力新技术研究,开发具有电力特色的系统集成和满足安全要求的j软、硬件系统。4、人才队伍体系:培养信息化管理、建设、运维、应用、安全督查及通信等复合型专1业人才梯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