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1.反应锅本体整洁,零附件完好。
锅体上的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表、安全阀门、阀门、疏水器应灵敏准确并有定期校验标记。
安全防护、通风、防爆等装置完好可靠。2.减速机及各部位油位正常。
3.搅拌轴填料密封压紧程度适中,无泄漏。
4.先用手盘动(或点动)搅拌轴,检查运转灵活性,注意搅拌器是否碰撞温度计套管。
5.检查锅
实验室用反应精馏装置厂家
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1.反应锅本体整洁,零附件完好。
锅体上的压力表、真空表、温度表、安全阀门、阀门、疏水器应灵敏准确并有定期校验标记。
安全防护、通风、防爆等装置完好可靠。2.减速机及各部位油位正常。
3.搅拌轴填料密封压紧程度适中,无泄漏。
4.先用手盘动(或点动)搅拌轴,检查运转灵活性,注意搅拌器是否碰撞温度计套管。
5.检查锅内是否清洁,有无爆瓷现象(搪玻璃反应釜)。
泵的正确使用
(1)启动前应检查的主要内容
①各种附件是否好用,压力表指示是否为零。
②润滑油箱内的油量和油质是否符合要求。
③连杆和十字头的有关紧固螺栓,螺母是否松动。
④进出口开关的阀门的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⑤疏水阀和放空阀是否打开,润滑油孔是否通畅。
(2)启动时应盘车2~3转,检查有无受阻现象,若有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3)检查完毕后,就可缓慢开启蒸汽阀门对蒸汽缸预热,待到疏水阀有汽后即可关闭,然后打开泵的放空阀和进液阀。打开蒸汽阀门使泵运行,随之关闭放空阀,正常运行。
(4)严禁泵在超压,超转速和抽空状态下运行。
(5)泵在运行中,要经常检查缸内有无冲击声和进出活法有无破碎声。
(6)发现进出口压力有较大波动时,要检查滑阀和阀门是否结疤堵塞,并及时清理。
(7)经常检查轴承温度、泵体振动和电流大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化工设备的防雷要求
(1)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4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装设防雷装置。但油罐体应作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 处,间距不大于30m,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
(2)当罐顶钢板厚度小于4mm 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间隔不应小于3m,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m。
(3)浮顶油罐(包括内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浮顶与罐体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4)非金属液体的储罐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同时,还应有感应雷措施。避雷针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
(5)覆土厚度大于0.5m 的地下油罐,可不考虑防雷措施,但呼吸阀、量油孔、采气孔应做良好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 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
(6)液体的敞开贮罐应设独立避雷针,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5.。
(7)户外排挤管道的防雷:
①户外输送可燃气体、可燃体的管道,可在管道的始端、终端、分支处、转角处以及直线部分每隔100m 处,每处接地电阻不大于30。
②当管道与爆1炸危险厂房平行敷设的间距小于10m 时,在接近厂房的一段,其两端及每隔30m—40m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
③当管道连接点(弯头、阀门、法兰盘等),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时,应用金属线跨接。
④接地引下线可利用金属支架。若是活动金属支架,在管道与支持物之间必须增设跨接线;若是非金属支架,必须另作引下线。
⑤接地装置可利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装置。
压力容器分类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害程度以及容器品种的综合分类方法,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该方法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
(1)第三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①高压容器;②中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③中压储存容器④中压反应容器;⑤低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0.2 MPa m3)。
(2)第二类压力容器: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二类压力容器。①中压容器;②低压容器(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③低压反应容器和低压储存容器;④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⑤低压搪玻璃压力容器。
(3)一类压力容器:除上述规定以外的低压容器为一类压力容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