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板标准及规范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复杂,不同结构形式的管板,受载荷情况支承条件边界约束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强度计算讨程
复杂,方法也不统一,大多数规范的管板强度计算公式一般是将管板简化为一块放在由换热管支撑的弹性基础上的轴对称圆形开孔平板,受均布载荷及管孔的均匀削弱。那么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板标准及规范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
1如果
供暖机组生产厂家
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板标准及规范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复杂,不同结构形式的管板,受载荷情况支承条件边界约束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强度计算讨程
复杂,方法也不统一,大多数规范的管板强度计算公式一般是将管板简化为一块放在由换热管支撑的弹性基础上的轴对称圆形开孔平板,受均布载荷及管孔的均匀削弱。那么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板标准及规范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
1如果管板的直径远远超出管子的直径,目管子的数量较多,则管束的支撑作用可简化为均匀连续支撑管板的弹性基础,该弹性基础仅约束管板的扰度。
2管孔对管板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均有削弱作用,该削弱作用的大小,由削弱系数来表征3管板周边部分较窄的不布管区简化为与不布管区面积相等的圆环形实心板。4管板边缘的转角在连接部位处应协调一致。
5当管板兼作法兰时,考虑法兰力矩对管板的作用
6考虑管子与壳程壳体的热时胀差所引起的温度应力。各国规范虽然均认同以上假设,但由干管奔式掉执器的形式多样,管板结构又相当复杂,具体基一假设,外理方式有所不同。如TEMA标准记性计算管板时,没有考虑管板无孔环区的影响CODAP和BS5500只在国定管板的设计中,忽略了管板无孔环形区的影响,而ASMEVI分篇的设计,对每种类型的管板都考虑了此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板标准及规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管壳式换热机组安装、使用、维修 :
1、机组的搬运应按照制造厂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应避免将机组上的设备作为应力支点。
2、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易损仪表,必要时可将易损仪表拆卸后保管,调试时再安装。
3、安装前应核对基础尺寸,无误后方可安装。
4、机组应有接地保护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4Ω,并应符合GB50174个GB/T2887的要求。
5、接组内的热媒水和补给水的水质硬符合现行标准CJJ34的规定。
6、变频器的控制柜必须有良好的散热和防尘功能,其设计要求应符合GB50054的规定。
7、机组在运行前,与之相连的系统应单独进行水压试验,并做到清洗完毕。
8、机组运行调试阶段,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拆卸清洗过滤器。
9、运行人员应严格按照制造厂家提供的操作规程操作。
10、机组停运后,应采用充水保护装置。
11、对需要带电维护的控制器及系统,机组停运后不断电。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
固定式管板换热器由管板、外壳、管板、管道等部件组成,整体结构紧凑,管道多,直径下面积大,制造相对简单。其结构特点是壳体内设有管束,管束两端通过焊接或膨胀固定在管板上,管板两端直接与壳体焊接,壳体侧进出口管直接焊接在壳体上,管板外缘头部法兰用螺栓紧固,管侧进出口管直接与头部焊接,管束内根据换热管的长度设置几个挡板。换热器的管侧可以通过隔膜分为任意数量的通道。
固定式管板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清管方便、多管程、双壳程、规格范围广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壳侧难以清洗。不适用于脏或腐蚀性介质。如果膨胀差较大,我们可以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以降低管壳侧温差引起的热应力。它具有旁路渗流小、锻件使用少、成本低、无内漏、传热积比浮头换热器大20%~30%等优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