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脱敏泄露类型
隐私数据泄露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通常可以采用不同的隐私数据泄露风险模型来衡量防止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以及对应不同的数据脱敏算法对数据进行脱敏。一般来说,隐私数据泄露类型包括:
个人标识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通过任何方式确认数据表中某条数据属于某个人时,称为个人标识泄露。个人标识泄露为严重,因为一旦发生个人标识泄露,数据
银行数据库脱敏安装
数据库脱敏泄露类型
隐私数据泄露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通常可以采用不同的隐私数据泄露风险模型来衡量防止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以及对应不同的数据脱敏算法对数据进行脱敏。一般来说,隐私数据泄露类型包括:
个人标识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通过任何方式确认数据表中某条数据属于某个人时,称为个人标识泄露。个人标识泄露为严重,因为一旦发生个人标识泄露,数据使用人员就可以得到具体个人的敏感信息。
属性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根据其访问的数据表了解到某个人新的属性信息时,称为属性泄露。个人标识泄露肯定会导致属性泄露,但属性泄露也有可能单独发生。成员关系泄露。当数据使用人员可以确认某个人的数据存在于数据表中时,称为成员关系泄露。成员关系泄露相对风险较小,个人标识泄露与属性泄露肯定意味着成员关系泄露,但成员关系泄露也有可能单独发生。
静态数据库脱敏
静态脱敏一般用于非生产环境,在不能将敏感数据存储于非生产环境的场合中,通过脱敏程序转换生产数据,使数据内容及数据间的关联能够满足测试、开发中的问题排查需要,同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分折活动。而动态脱敏通常用于生产环境,在敏感数据被低权限个体访问时才对其进行脱敏,并能够根据策略执行相应的脱敏方法。
数据库脱敏原则
通常,良好的数据脱敏实施,需要遵循如下两个原则,一,尽可能地为脱敏后的应用,保留脱敏前的有意义信息;二,较大程度地防止人为进行。
数据脱敏分为静态数据脱敏和动态数据脱敏。静态数据脱敏,是数据的“搬移并替换”,是将数据抽取进行脱敏处理后,下发给下游环节,随意取用和读写的,脱敏后数据与生产环境相隔离,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保障生产数据库的安全。动态数据脱敏,在访问敏感数据的同时实时进行脱敏处理,可以为不同角色、不同权限、不同数据类型执行不同的脱敏方案,从而确保返回的数据可用而安全。
静态脱敏与动态脱敏的技术路线的区别
静态脱敏直接通过屏蔽、变形、替换、随机、格式保留加密(FPE)和强加密算法(如AES)等多种脱敏算法,针对不同数据类型进行数据掩码扰乱,并可将脱敏后的数据按用户需求,装载至不同环境中。静态脱敏可提供文件至文件,文件至数据库,数据库至数据库,数据库至文件等不同装载方式。导出的数据是以脱敏后的形式存储于外部存贮介质中,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存储的数据内容。
动态脱敏通过准确的解析SQL语句匹配脱敏条件,例如:访问IP、MAC、数据库用户、客户端工具、操作系统用户、主机名、时间、影响行数等,在匹配成功后改写查询SQL或者拦截防护返回脱敏后的数据到应用端,从而实现敏感数据的脱敏。实际上存储于生产库的数据未发生任何变化。
企业名片
|
北京金华博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李善洲(True) / |
联系地址: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昌盛路12号院10号楼302室(邮编:102200)
联系电话:010-60730719 手机:13911287830
联系传真:010-60730719
电子邮箱:fanlijuan@jhbt.com.cn 联系QQ:6903908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