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加工的特点
磨削加工,是指利用磨具、磨粒进行加工的总称,与车、铣加工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砂轮表面有大量切削刃(磨粒),其形状、大小和分布处于不规则的随机状态,参加切削的磨粒数是具体条件而定。
2、每颗磨粒切去切屑厚度很薄,一般只有几微米,因此加工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一般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08~0.05微米,精密
精密外圆磨床加工精度
磨削加工的特点
磨削加工,是指利用磨具、磨粒进行加工的总称,与车、铣加工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砂轮表面有大量切削刃(磨粒),其形状、大小和分布处于不规则的随机状态,参加切削的磨粒数是具体条件而定。
2、每颗磨粒切去切屑厚度很薄,一般只有几微米,因此加工表面可以获得很高的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一般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0.08~0.05微米,精密磨削可以达到更高,所以磨削常用在精加工工序。
3、磨粒具有一定的脆性。磨粒在磨削力与热量的作用下会及掉落从而更新其切削刃,这一性质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磨削。一般砂轮磨削速度为35m/s左右,约为普通刀具的20倍以上,故可以获得较高的金属切除率。同时,磨粒和工件表面产生强烈的摩擦和急剧的塑性变形,所以产生大量的磨削热。
5、砂轮磨粒硬度高、热稳定性好,不但可以磨钢材、铸铁、铜铝等材料,还可以磨各
种硬度高的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玻璃、陶瓷、石材等。而高硬度材料用一般的车、铣等传统加工方法很难加工。
1、外圆磨纵磨磨削法的加工原理:磨削时,砂轮的高速旋转为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工作台的往复纵向运动、砂轮的横向周期性间歇进给为进给运动。每次纵向行程或往复行程结束后,砂轮作一次横向进给,磨削余量经多次横向进给后被磨去。
2、外圆磨横磨磨削法的加工原理:磨削时,砂轮的高速旋转为主运动,工件的旋转运动、砂轮的横向连续进给为进给运动。工作台不作纵向进给运动,砂轮的宽度大于磨削表面的宽度,并慢速进给,直至磨到要求的尺寸。
试述无心外圆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无心外圆磨的加工原理如图所示。磨削时,工件放在两轮之间,下方有一托板。大轮为工作砂轮,旋转时起切削作用。由于倾斜角的存在,导轮与工件接触点处的速度V导方向是斜的,它可分为两个速度分量:一个是V工使工件旋转,另一个是V进,使工件产生轴向进给运动。小轮是磨粒极细的橡胶结合剂砂轮,称为导轮。两轮与托板组成V型定位面托住工件。导轮速度v导很低,一般为20~30m/min,无切削能力,其轴线与工作砂轮轴线斜交β角。v导可分解成v工与v进。v工用以带动工件旋转,既工件的圆周进给速度;v进用以带动工件轴向移动,既工件的纵向进给速度。为了使工件定位稳定,并与导轮有足够的摩擦力矩,必须把导轮与工件接触部位修整成直线。因此,导轮圆周表面为双曲线回转面。
我国将为机床再制造产业注入新活力
机床再制造领域《绿色制造金属切削机床再制造技术导则》已经获批,有望近期正式“上岗”。另外,砂轮形状误差直接影响工件几何形状精度,磨削精度较低,表面粗糙度值较大。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大有可为,如果能够抓住机床再制造的后市场,必然也能为机床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增长活力。机床再制造领域《绿色制造金属切削机床再制造技术导则》已经获批,有望近期正式“上岗”。
“该标准是一个基础标准,它的核心内容是对企业生产再制造机床的流程做出详细规定,同时重点对一些核心指标提出要求,对于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企业,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每年需进口约300台光学轮廓磨床及各种多功能精密曲面磨床,每台售价达数十万美元,且加工精度0。”标准主要起草人、机电装备制造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绿色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曹华军接受本报笔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欧美发达机床再制造已成为再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有300多家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企业,而且这些再制造企业又针对大型多功能机、齿轮加工机、金属切削机床等不同的机床产品进行了化的分类。每单次行程或每往复行程终了时,砂轮作周期性的横向移动,实现沿工件径向的进给fr,从而逐渐磨去工件径向的全部留磨余量。德国、日本等也广泛开展了机床再制造业务。
在我国,目前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企业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本身就是从事机床生产制造的企业,重新添置再制造生产线或成立事业部,进行机床再制造;另一种是本身并不从事机床制造但热衷机床再制造的企业。随着数控磨床技术的成熟,四轴数控磨床也逐渐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前者大多喜欢对企业自身生产制造的机床产品种类进行再制造,后者的再制造涵盖大多数机床种类。
人士认为,随着机床再制造标准体系的逐渐完善,全社会对再制造机床产品的质量认知也会逐渐改善。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大有可为,如果能够抓住机床再制造的后市场,必然也能为机床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增长活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