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在对做水处理药剂使用时,跟它的混凝剂的凝聚机理是有很多关系的,而其凝聚机理与溶液的PH值有关,因而水的碱度也就成为了影响凝聚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会影响药剂的效果。 水质情况根据水中的碱度和悬浮物含量,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处理类型: 1、悬浮物含量高而碱度低 加入混凝剂后,系统PH 2、悬浮物含量及碱度均高 当碱度高,以致加入混凝剂后PH值仍达7.
喷雾型聚合氯化铝报价
聚合氯化铝在对做水处理药剂使用时,跟它的混凝剂的凝聚机理是有很多关系的,而其凝聚机理与溶液的PH值有关,因而水的碱度也就成为了影响凝聚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会影响药剂的效果。
水质情况根据水中的碱度和悬浮物含量,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处理类型:
1、悬浮物含量高而碱度低
加入混凝剂后,系统PH<7,此时水解产物主要带正电荷,可通过吸附与电中和来完成凝聚。对Al(Ⅲ)较好的PH值应在6-7之间;对Fe(Ⅲ)则在5-7之间。
2、悬浮物含量及碱度均高
当碱度高,以致加入混凝剂后PH值仍达7.5或7.5以上时,混凝剂的水解产物主要带负电,不能用吸附和电中和来达到凝聚,此时一般采用沉析物网捕的方法,需投加足量的混凝剂,或采用聚合氯化铝等也可获得较好效果。
3、悬浮物含量低而碱度高
此时,混凝剂的水解产物主要带有负电荷,故采用沉析网捕法达到混凝。用于混凝剂投加量与悬浮物浓度成反比,因而常需投加助凝剂(如活化硅酸、粘土颗粒等),以增大原水的胶体颗粒浓度,相应减少混凝剂投加量。
4、悬浮物含量与碱度均低
这是很难处理的一种情况。此时,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可形成带正电荷的水解产物,但因悬浮颗粒浓度太低,碰撞聚集的机会少,难以达到有效的凝聚。此时往往采用增加碱度或悬浮物浓度致浊的方法,使其转化为其他类型的水进行处理。
悬浮颗粒含量对絮凝、凝聚阶段均有影响。因此,在使用聚合氯化铝时,一定要主要悬浮颗粒含量的多少,从而确定好使用比例和使用量,获得更好的效果。

聚合氯化铝一般都是作为絮凝剂适用于各种污水中,个别用于除磷剂使用。因为水质不同,产品的浓度调配及投加量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确定它的浓度与用量呢?
固体聚合氯化铝含量为28%,液体含量为10%。使用固体前应将固体溶解成10%的浓度(溶解可采用气体搅拌或机械搅拌),投加用量可根据原水的不同浊度,测定理想的投加量,一般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每千吨水量投加10-20kg,具体可根据小试确定。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兴净水材料,在水处理方法有着显著的效果,但是在使用时除了购买高质量产品外,要想净水效果高,还要注意其浓度的配比方法。
一、固体聚合氯化铝稀释成液体时,先根据原水情况,使用前先做小试求得更佳药量。小试溶液配置按重量比(WW),-般以2~5%配为好。如配3%溶液:称聚合氯化铝PAC固体3g,盛入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摇匀即可。
二、生产用聚合氯化铝PAC时,按聚合氯化铝PAC固体:清水=1: 9到1: 15重量比混合溶解即可。氧化铝含量1%的溶液易水解,会降低使用效果,浓度太高不易投加均匀。
三、加药按小试求得的更佳投加量投加。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池矾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使用聚合氯化铝做水处理材料时,浓度并不是越大越好,浓度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如果浓度过大,则可能会出现沉淀、余浊高等问题,同样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掌握好浓度的配比方法是实现其净水效果的重要前提。

聚合氯化铝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等水处理领域,投加时,如果单靠人工会大大增加劳动力,而且投加精度等也会有所影响,所以为了使投加效果等方面更好,现在大多都采用专门的加药设备。
这是由于使用聚合氯化铝加药设备投加制品可以大大节约投加本钱,进一步确定投加大小和投加精度 ,为运用者带来便利的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