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试验箱高低温试验箱产品具有模拟大气环境中温度变化规律。主要针对于电工,电子产品,以及其元器件及其它材料在高温,低温综合环境下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用于产品设计,改进,鉴定及检验等环节。温度波动度这个指标也有叫温度稳定度,控制温度稳定后,在给定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一点的高和低温度之差。这里有个小小的区别“工作空间”并不是“工作室”,是大约工作室去掉离箱壁各自边长的1
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厂商
高低温试验箱
高低温试验箱产品具有模拟大气环境中温度变化规律。主要针对于电工,电子产品,以及其元器件及其它材料在高温,低温综合环境下运输,使用时的适应性试验。用于产品设计,改进,鉴定及检验等环节。温度波动度这个指标也有叫温度稳定度,控制温度稳定后,在给定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一点的高和低温度之差。这里有个小小的区别“工作空间”并不是“工作室”,是大约工作室去掉离箱壁各自边长的1/10的一个空间。这个指标考核产品的控制技术。温度范围指产品工作室能耐受和(或)能达到的极限温度。通常含有能控制恒定的概念,应该是可以相对长时间稳定运行的极值。一般温度范围包括极限高温和极限低温。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1℃或±0.5℃。温度均匀度旧标准称均匀度,新标准称梯度。温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内任意两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的大值。这个指标比下面的温度偏差指标更可以考核产品的技术,因此好多公司的样本及方案刻意隐藏此项。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2℃温度偏差温度稳定后,在任意时间间隔内,工作空间中心温度的平均值和工作空间内其它点的温度平均值之差。虽然新旧标准对此指标的定义和称呼相同,但检测已有所改变,新标准更实际,更苛刻一点,但考核时间短点。一般标准要求指标为±2℃,纯高温试验箱200℃以上可按实际使用温度摄氏度(℃)±2%要求。
高低温试验箱系统
高低温试验箱系统:两个单级制冷系统复叠的制冷循环;两级压缩系统复叠的制冷循环;三 元 复 叠 制 冷 循
环针对获取-20℃以下的低温时均采用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获取低温而采用两级压缩复叠制冷循环的原因:1、制冷剂热物理特性的限制恒温恒湿试验机中单级制冷循环基本上采用的中温制冷剂是R404A,在一个大气压下其蒸发温度是-46.5℃(R22/-40.7℃),但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传热温差通常取10℃左右(在强制送风散热循环下,蒸发器和内箱的温差),就是说箱内只能制取-36.5℃的低温,当然,通过调低压缩机的蒸发压力,可以将R404A制冷剂的低蒸发温度降低到-50℃;所以要获取-50℃及以下的低温时必须采用中温制冷剂与低温制冷剂复叠式的制冷循环,制取-50℃~-80℃的低温,低温制冷剂一般选用R23它在一个大气压下的蒸发温度是-81.7℃。2、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压比的限制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低蒸发温度,主要取决于它的冷凝压力及压缩比,制冷剂的冷凝压力由制冷剂的类别和环境介质(如空气或水)的温度决定,在通常情况下,它处于0.7~1.8Mpa范围内,压缩比与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有关,当冷凝压力一定时,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蒸发压力也相应下降,因而使压缩比上升,它将引起压缩机排气温度的升高,润滑油变稀,使润滑条件变坏,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结炭和拉缸现象;另一方面,压缩比的增大将导致压缩机的输气系数降低,制冷量减少,实际压缩过程偏离等熵过程越远,压缩机功耗增加,制冷系数下降,经济性降低,将出现以下一些影响。
高低温试验箱与高低温交变试验箱的区别主要在于控制部分与制冷部分。高低温试验箱的控制部分主要是通过数显仪表控制的,而高低温交变试验箱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数显仪表一般都为手动控制,能执行的命令一般为单次,而可编程控制器则是全自动控制的,可以预先把要设置的参数以及试验的次数设置进去,然后按照所设置的程序工作。高低温试验箱的制冷部分比较单一,只要能够恒定在一定的温度就可以。而高低温交变试验箱需要测算一定的冷量,以便在不同的温度点输出不同的冷量,来实现交变。它们的箱体结构基本一样,技术参数也是一样。

降温是高低温试验箱重要环节,是判定一台恒温恒湿机性能好坏重要参数,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四大组成。压缩机是制冷系统心脏,它吸入低温低压气体,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成液体放出热量,通过风机带走热量,所以恒温恒湿机下面是热风原因,然后通过节流到为低压液体,其次通过蒸发器成为低温低压气体回到压缩机;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完成气化过程重而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目的,完成恒温恒湿机降温过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