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影响后果
酒驾影响后果
(一)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三)触觉能力降
民航酒精浓度检测仪可存储10000张人脸信息
酒驾影响后果
酒驾影响后果
(一)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过0.08%,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甚至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运动反射神经迟钝:慢了一两秒。如车速为60km/h,一秒钟车子就已经跑了16.67米,必然会产生严重后果。
(三)触觉能力降低: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坠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四)使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五)使心理变样。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六)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至于交景对于酒后、醉酒驾驶者至法的标准,则应该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由立法机构制定。以美国为例,以前大部分州立法都把0.1% 定为至法标准,即21岁和21岁以上人士在人体酒精浓度为0.1%或0.1%以上时驾驶机动车的属于违规行为。从1992年开始,NHTSA有大量研究报 告指出应该把标准下降到0.08%,并指出加利福尼亚州在1990年把标准从0.1%下降到0.08%后,1990年与喝酒有关的致命交通事故降低了 12%。到1998年底,美国有17个州把标准定为0.08%,仍然有31个州维持0.1%的标准。英国、加拿大、奥地利和瑞士的标准是0.08%,挪威 和澳大利亚采用0.05%,而瑞典则采用0.02%。

酒后驾驶标准
酒醉驾驶标准
上海
0.3mg/mL( = 0.03%)
1.0mg/mL( = 0.1%)
浙江
0.2mg/mL( = 0.02%)
1.0mg/mL ( = 0.1%)

四川
30mg/100mL( = 0.03%)
100mg/100mL ( = 0.1%)
重庆
10mg/100mL( = 0.01%)
100mg/100mL( = 0.1%)
由于这些地方标准都是在GA307-2001标准公布前制定的,因此并没有都采用GA307-2001建议采用的以mg/L为单位的BrAC表示法,读者可以根据前面提到的换算关系进行换算。
醉驾理赔困境,绝非个案。就像一些案件中,受害人经常遭遇“法律白条”。受害人家属要求的民事赔偿,很难到位。而忽视被害人权利必然损害利益,法律显然不能“遗忘”被害人,所以案件被害人补偿呼唤“救助”。酒精测试仪醉驾案被害人也应被纳入足够完善的理赔救助体系,而上述高法意见稿就正面回应了这一问题。不管是醉驾理赔,还是关于改装车发生交通事故是否理赔、医保外的支出是否应获偿及酒店代客泊车、机动车陪练、试驾、出租车等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划分和相关当事人的责任,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支持,当能很好地定纷止争。比如,近日北京二中院刚了一起“拒赔醉驾伤人”案件,而且是败诉。维持原判的理由和上述意见稿一致,在机动车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目前,上述征求意见稿尚待完善,比如,赔偿责任限额与交强险规定中的垫付抢救责任不太一致,赔偿责任限额是否包括伤残赔偿金,也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在理赔额度和范畴上的纠纷。
有人认为,保险理赔等于变相鼓励酒精测试仪。这实是偷换或者是混淆概念。保险理赔,不过是让受害人权益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性兜底保障。这于情于法于理,都说得过去。再者,现在只是垫付,还要追偿。醉驾者的罪与罚,不管是入刑的刑罚,还是经济赔偿,一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