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的特点智能住宅小区,就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住处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的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智能化小区一般包括如安全防范系统内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讲防盗门系统、住户报警系统、保安巡更管理系统等;管理监控系统包括水
网格化管理软件
智能小区的特点
智能住宅小区,就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住处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的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智能化小区一般包括如安全防范系统内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讲防盗门系统、住户报警系统、保安巡更管理系统等;管理监控系统包括水、电、气、热等表具远程抄收系统、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主要设备监控系统、管理车辆出入/停车管理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物业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包括宽带、电视、电信、控制网络、家庭网络等.
每一系统都有一个基本的配置,不同小区可选的配置不一样。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住宅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建设
把握时代发展聚焦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管理就是将大数据驱动下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利用软硬件资源,使管理服务更加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如智慧物业、智慧电子商务、智慧养老、智慧家居、智慧、智慧办公服务等。智慧社区的智慧化程度是一个城市智慧化水平的具体体现,智慧社区是社会管理的一种模式,是“互联网+”大数据驱动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更为的形态。
随着城市信息化基础建设的不断强化,政策、资源投入的持续推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近年来井喷式的发展,智慧社区应用和实践也逐渐探索出了新路。2012年12月,住建部下发了《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正式展开。2013年1月和8月,住建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93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掀起了新一轮的智慧城市建设高潮。
政策助力智慧城市的发展,而智慧城市的兴起,也令智慧社区成了近两年不少行业的热点。一些有IT背景的安防企业陆续推出整合了楼宇对讲、视频监控、停车场、背景音乐、小区照明等子系统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提出通过TCP/IP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小区内部的多网融合;同时通过小区管理软件的平台化,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联动指挥,也为智慧社区的具体落地添砖加瓦。

园区和传统产业园区的差别在哪里
智慧产业园区和传统产业园区的差别在哪里
1、定位与发展方向
传统产业园:传统产业园区定位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建设起点不高,没有形成特色。园区运营商只提供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
智慧产业园:园区定位及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特色化产业园区,园区管理平台和入住企业平台产生交互互动,对于企业整体运维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2、资源共享
传统产业园: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方式,同时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也相对独立,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智慧产业园:业务数据联动响应,系统间数据信息的流转对于企业整体运维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智慧园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作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动机,产业园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6年,共计365家经开区和高新区,两类园区的合计GDP为170946亿元,占GDP比重的22.97%,相当于近四分之一GDP是由产业园区所创造的;两类园区合计上缴为29327亿元,占总的 25.31%,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