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党内和人民群众评判政党的形象,都会将文化作为zui基本依据,换而言之,文化是政党形象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特征,又具有的特征。正是包含着1党思想观念、组织观念、行为观念、价值观念、标识观念的文化,通过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规范党员的行为、陶冶党员的道德情操、激发党员的使命感
红色主题教育基地展厅
文化建设
党内和人民群众评判政党的形象,都会将文化作为zui基本依据,换而言之,文化是政党形象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既具有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特征,又具有的特征。正是包含着1党思想观念、组织观念、行为观念、价值观念、标识观念的文化,通过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规范党员的行为、陶冶党员的道德情操、激发党员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塑造出了党的执1政形象。

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信仰特征。信仰是政治文化zui突出的特征。建设以红1色文化、文化、好人文化、乡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长廊,形成特有的文化思路、和风格,发挥文化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作用。建党以来,共1产1党人一直坚守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1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邓1小1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习1近1平总书1记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 1会 1主义和共 7产1主义的信念,是共2产1党人的政治灵3魂,是共1产1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如何把乡村文化建设做进人心。
视觉与环境融合
乡村之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自然环境和村庄肌理,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形成了的、和谐的、美丽的乡村建筑和风貌。村党支部以文化阵地为依托,着力增强党员信仰和党性观念,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有效整合远程教育、农民书屋、文化进村等工作资源,举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文化大讲堂”、“学习党章党规”等系列主题活动。因此,进行文化节点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如何不去破坏已有的风貌,如何让“有形”的设计“无形”地融入乡村形象中。既要融入了古建筑的环境,也承载着生活的印记,在视觉上就引起关注、产生共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