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性特异的多元单晶压电体
传统的压电陶瓷较其它类型的压电材料压电效应要强,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作为大应边,高能换能材料,传统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仍不能满足要求。于是近几年来,人们为了研究出具有更优异压电性的新压电材料,做了大量工作,现已发现并研制出了Pb(A1/3B2/3)PbTiO3单晶(A=Zn2+,Mg2+)。这类单晶的d33可达2600p
压电陶瓷片质量好
压电性特异的多元单晶压电体
传统的压电陶瓷较其它类型的压电材料压电效应要强,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作为大应边,高能换能材料,传统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仍不能满足要求。于是近几年来,人们为了研究出具有更优异压电性的新压电材料,做了大量工作,现已发现并研制出了Pb(A1/3B2/3)PbTiO3单晶(A=Zn2+,Mg2+)。这类单晶的d33可达2600pc/N(压电陶瓷d33为850pc/N),k33可高达0.95(压电陶瓷K33高达0.8),其应变>1.7%,几乎比压电陶瓷应变高一个数量级。储能密度高达130J/kg,而压电陶瓷储能密度在10J/kg以内。铁电压电学者们称这类材料的出现是压电材料发展的又一次飞跃。若两片陶瓷片加反向电压,则一边收缩另一边伸长,使金属片弯曲变形,若外加交变电压,金属片将作周期性振动。现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已开始进行这类材料的生产工艺研究,它的批量生产的成功必将带来压电材料应用的飞速发展。


如果在一块多畴的晶体上加足够高的直流电场时,自发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的电畴便不断增大,而自发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不一致的电畴则不断减小,后整个晶体由多畴变成单畴,自发极化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有时,也把这种电畴变化的过程,称为电畴转向。
在压电陶瓷生产中,极化工序的作用,就是在陶瓷片上加一个足够高的直流电场,迫使陶瓷内部的电畴转向,或者说迫使自发极化作定向排列。

所谓极化,就是在压电陶瓷上加一个强直流电场(或电压),使陶瓷中的电畴沿电场方向取向排列。只有经过极化工序处理的陶瓷,才能显示压电效应。
要使压电陶瓷得到完善的极化,充分发挥其压电性能,就必须合理的选择极化条件,即极化电场、极化温度和极化时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