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的顶盖结构设计从安全的角度考虑, 如果把顶盖与筒体相连接的部位设计成法兰螺栓连接, 因其密封面大, 工作温度高, 介质具有腐蚀性, 密封难以保证, 会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考虑, 所使用的材料为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 价格昂贵, 如果增加一对容器兰(约1 万元), 则提高了容器的制造成本。双相不锈钢反应釜的结构设计与其他材料的反应釜基
全不锈钢反应釜
反应釜的顶盖结构设计从安全的角度考虑, 如果把顶盖与筒体相连接的部位设计成法兰螺栓连接, 因其密封面大, 工作温度高, 介质具有腐蚀性, 密封难以保证, 会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考虑, 所使用的材料为0Cr18Ni9奥氏体不锈钢, 价格昂贵, 如果增加一对容器兰(约1 万元), 则提高了容器的制造成本。双相不锈钢反应釜的结构设计与其他材料的反应釜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在详述。终决定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 使筒体与顶盖采用焊接连接结构, 为了方便内件的装卸和检修,在一侧开了一个426 mm×10 mm的人孔。 由于人孔的直径较大, 顶盖直径相对较小, 且其上还开有其他接管, 开人孔时, 必须同时跨顶盖和筒体, 这对压力容器设计产生了新的问题———顶盖的强度设计如何解决。
单位体积加热介质的所含热量大1耐的O.S M P a ( 压力) 蒸汽的热烩约为8 0 0 0U ( 1 9 0 0 k e a l ) :1耐温度160 ℃ 导热油的热烩约为251 o o U( 6 0 0 0 0 k e a l )。文中所介绍的反应釜属于三类容器,其反应介质之一为,工作压力为0。即在加热介质进口阀门关闭后, 油加热反应釜仍保留较大的热量。当油温高于反应物温度时, 仍能传导热量。对于既需要加热又需冷却的制胶反应釜来说, 布置冷却面时应考虑此因素。对于温度需要急剧变化的装置来说可考虑增设将热油及时导出(如冷油置换) 的系统。.加热介质温度高油温一般为160 ℃ 以上。从安全出发, 对反应釜及管路系统要注意密封, 采用耐油、耐压、耐高温的材料, 防止热油泄漏。导热油加热反应釜的工艺设计通常, 反应釜的工艺设计包括反应釜的容量、热负荷的确定以及传热面的计算, 可以通过物料平衡、热量平衡与传热计算得出。这里主要谈的是与“ 油加热” 相关的一些注意点。
化工反应釜事故树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成功树构建后,即可进行径集结构函数计算求出,得到相应的径集, 然后,通过对反应釜结构重要度的计算分析,在其结构重要度分析中根据其构建的事故树结构情况,可以通过径集进行判断分析,后即可进行事故树安全分析,得出相应的事故结果,所构建的化工反应釜压力异常升高事故的主要原因包含搅拌效果差、温度反馈不及时以及反应前未将容器内清理干净等,根据其事故发生原因,可以通过对反应釜结构的优化改进,减少其事故问题及原因影响。开孔边缘沿接管环向各向薄膜、弯曲应力加薄膜应力及总应力的变化情况内贯线上径向、经向和环向应力的薄膜应力、薄膜应力加弯曲应力和总应力的分布曲线。结合上述的事故树安全分析步骤,根据上述对化工反应釜压力异常升高引起的事故原因分析,在进行带搅拌化工反应釜结构优化与改进设计中,
由于传统结构的反应釜为进行清洗装置配备,多采用人工清洗方式,并且其结构中设置有一个搅拌装置,进行搅拌的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涡轮式、旋浆式以及框式、螺带式、锚式等为主;热负荷必须根据反应釜的传热计算得出,在设备尺寸确定后,换热面积F已固定。此外,在作业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方面,针对化工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与信息反馈系统研究应用较多,但是在与反应点更加接近的温度信息的读取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下,结合上述对化工反应釜工作现场压力异常升高致事故原因的分析,本文专门提出一种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温度调节控制的自洗型化工搅拌反应釜结构。
原反应釜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反应釜是生产黄连素的主要设备之一, 原反应釜的釜体采用的材质是普通不锈钢(304);夹套采用的材质是碳钢(Q235-A)。运行约22 个月, 发现釜体上封头R 过渡区处及人孔焊缝处出现细水珠, 从人孔向内壁观察, 发现金属表面失去光泽, 表面组织粗糙, 上封头内壁发现有一片凹坑, 有的已有豆粒大小。筒体一处有一直径为300mm 的鼓疱, 可见此釜已严重腐蚀, 尤其上封头腐蚀严重, 已直接影响投料生产。腐蚀的初步分析如下:①在长时间高温下易于分解, 生成甲醛和盐酸气CH2Cl2+H2O ※HCHO +HCl。②反应后期有饱和溶液生成,并有晶体析出。若化工生产对控制速度以及控制精度的要求不高,那么运用常规PID控制法可获得不错的效果。③在常温下对金属就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