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实验介绍——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通过SDS-PAGE凝胶将细胞或生物样品内的蛋白按照蛋白分子量从大到小规律分离开。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纤维素薄膜或PVDF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起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起反
荧光定量pcr
分子实验介绍——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通过SDS-PAGE凝胶将细胞或生物样品内的蛋白按照蛋白分子量从大到小规律分离开。经过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如纤维素薄膜或PVDF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起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起反应(目前主要用HRP标记的第二),经过底物显色或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目前主要使用鲁米诺和二抗中的HRP反应发出荧光,通过仪器或者胶片显色)。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蛋白质互作验证服务在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作为生物功能直接的执行者和体现者,在生物集体的生理及病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实验流程:细胞收集-细胞裂解,蛋白提取-蛋白变性-SDS-PAGE电泳-蛋白质转膜印记-蛋白封闭-目的孵育-二抗孵育-显色拍照
结果示例:
图 A不同大小的质粒转染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图片;B A蛋白不同培养时间后Western blot检测图片;C 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对A蛋白灰度检测,A蛋白表达变化统计图
蛋白质定量组学服务
细胞内蛋白质组丰度的动态变化对不同生命过程有重要影响。例如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常常伴随着某些蛋白质的表达异常。目前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分为标记(label)策略和非标记的(label free)定量策略,其中标记策略又分为体内标记(如 SILAC、15N 标记),以及体外标记(如 iTRAQ、TMT 标记) 。研究人员利用安捷伦、Illumina和NimbleGen的外显子组测序平台对同一个人类血液样品进行分析。
传统的基于2D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的蛋白质组通常可以鉴定出约1000种蛋白,对全蛋白质组的覆盖仅在5~10%左右,不能满足高通量定量蛋白质表达谱分析的要求。我们结合样品制备与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在细胞与组织类样品中鉴定直至多于10000个蛋白,对全蛋白质组的覆盖>60%。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您构建高通量蛋白质定量表达谱。转录组研究是基因功能及基因结构等研究的基础,通过新一代高通量测序,能够的获得某一物种特定组织或在某一状态下的几乎所有转录本序列信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基础研究和研发等领域。
5.长可以合成多长的引物?
答:引物越长,出现问题的概率就越大。有的公司合成过120base的引物,产率很低。除非需要,建议合成片段长度不要超过80mer,按照目前的引物合成效率,80mer的粗产品,全长(还不一定正确)引物的百分比不会超过40%,后续处理还有丢失很多,的产量很低。过程是将DNA样品先经盐酸或氢l氟酸水解成碱基,水解产物通过色谱柱,结果与标准品比较,用紫外光测定吸收峰值及其量,计算5mC/(5mC+5C)的积分面积就得到基因组整体的甲l基化水平。
6.需要合成多少OD数?
答:根据实验目的确定。一般PCR扩增,2 OD引物,可以做200-500次50ul标准PCR反应。如果是做基因拼接或退火后做连接,1 OD就足够了。但是有些研究人员,就做几次PCR,但是却要5-10 OD。做全基因构建的引物都比较长,但是我们有些研究人员也要求高OD数。片段越长, 全长得率就越低,出错的几率就越大。超出需要之外的OD数要求,其实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研究人员特别是新手的自信心不足,总觉得需要重复多次才能成功。扫描后的图像用ImageMaster2DPlatinumsoftware软件进行分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