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成像发展
全息投影促使全息投影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蓬勃发展的关键原因是低成本的固体激光器的大规模生产,如DVD播放机和其他的一些常用设备中所使用的激光器。这些激光器对全息投影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廉价的体积又很小的固体激光器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用于全息投影的那些大型的昂贵的气体激光器相媲美,因此使得预算较低的研究者、艺术家甚至业余爱好者
3d全息成像设备
全息成像发展
全息投影促使全息投影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就蓬勃发展的关键原因是低成本的固体激光器的大规模生产,如DVD播放机和其他的一些常用设备中所使用的激光器。这些激光器对全息投影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廉价的体积又很小的固体激光器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用于全息投影的那些大型的昂贵的气体激光器相媲美,因此使得预算较低的研究者、艺术家甚至业余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到全全息投影研究中来。
狂拽酷的全息成像到底什么来路
今算说的全息投影(Holograms),我觉得也可以归类在AR范畴吧。
有人说,AR和全息不是一回事儿,他们确实不是一回事儿。AR的范畴更大,只要是针对现实世界实时叠加虚拟物体都算。而HoloLens需要眼镜,全息投影需要投影仪,则是AR的不同展现形式。Magic Leap也是投影仪,只不过他是投射在你的上。
其实不要把AR想象的那么神秘,大到飞行员用的瞄准系统,小到倒车雷达影像上的轨迹都属于AR▲ 左:阵风战斗机辅助瞄准 右:民用倒车轨
全息成像技术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东西?
光,作为一种波,它具有振幅和相位两种属性。 振幅信息表示强度,也就是哪里亮哪里暗;相位信息又叫波前,它表示哪里高哪里低; 通常我们所说的照相,是指根据几何光学成像原理,将空间物体成像在一个平面上,但它只记录了物光波上的强度信息(哪里亮哪里暗),并没有记录位置信息(哪里高哪里低)。所以得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像。
“全息”即“全部的信息”,如果能够同时记录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就可以看到包含物体强度和相位的三维立体图像。
但是,记录光的强弱容易,记录具有确定光的位置功能的相位却并不容易。所以真正的全息技术其实就是指这一技术。能够同时记录光的强弱和位置,实现了这一点,全息投影它可以直接在空气中成像,可以任意换观看角度,人体可以直接从画面穿透过去。 可惜的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家机构真正实现了全息投影技术。 现有的全息投影全都使用了辅助功能,借助一些影像投影技术和装置比如佩珀尔幻象、全息膜、旋转LED技术、3D后期渲染等等。 全息投影技术的实现本质上和现在的电影放映技术是一样的,都是对“光”的控制。先采集所需要的内容信息,再复原这些信息,只不过电影放映技术是采集并复原平面信息,而全息投影是要采集并复原立体信息。电影放映技术是用幕布作为介质来承载内容,而全息投影终的介质其实就是空气···
全息成像
由于人类的双眼是横向观察物体的,且观察角度略有差异,图像经视并排,两眼之间有6厘米左右的间隔,神经的融合反射及视觉心理反应便产生了三维立体感。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将3D显示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人眼的视差特性产生立体感;另一种则是在空间显示真实的3D立体影像,如基于全息影像技术的立体成像。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