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列管换热器内漏处的修理
关闭对于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泄漏处理,需要注意挖孔。在确定内泄漏点上的位置之后,从对应于泄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切割孔。就其顺序而言,它实际上是从外部到内部,直到它被切割成具有内部泄漏点的那个。并且切孔的形状也非常特别。在列管式热换器中切割的孔应该是椭圆形的,并且就其尺寸而言,应该是外层相对较大并且向内逐渐减小。一般来说,每层上孔的大小差异为4
盘管管壳式换热机组报价
简述列管换热器内漏处的修理
关闭对于列管式换热器的内部泄漏处理,需要注意挖孔。在确定内泄漏点上的位置之后,从对应于泄漏点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外部切割孔。就其顺序而言,它实际上是从外部到内部,直到它被切割成具有内部泄漏点的那个。并且切孔的形状也非常特别。在列管式热换器中切割的孔应该是椭圆形的,并且就其尺寸而言,应该是外层相对较大并且向内逐渐减小。一般来说,每层上孔的大小差异为40mm。当泄漏位置较深时,外层切割的孔应该更大。
应注意清渣。开孔后,应仔细清理每层留下的氧化渣。这实际上是焊接补板时,补板与各螺旋板紧密焊接的关键。应使用切屑和小型手砂轮对模具进行清洁氧化渣,这样的话,其实我们应该注意清洗的熔渣应该尽可能的清洗掉,不能让它掉进换热器。
进行更换回补板,使之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为了保证修理的质量。当不使用从列管式换热器的每一层切断的板时,当用替换板重新装备时,更换板实际上是为了注意应该使用与列管式换热器上的螺旋板相同的材料。有了板的厚度,就其外围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它将比换热器每一层上切割的孔大15毫米或20毫米,而且它的性能是椭圆形的
管壳式换热器该如何选用?
一、工艺条件
1、压力降
增加工艺物流流速,可增加传热系数,但关系到换热器的压力降,使磨蚀和振动破坏加剧等。
2、温度
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不宜高于60℃,以免结垢严重。高温端的温差不应小于20℃,低温端的温差不应小于5℃。
当两工艺物流之间进行换热时,低温端的温差不应小于20℃。
在冷却或者冷凝工艺物流时,冷却剂的入口温度一般高于5℃。在对反应物进行冷却时,为控制反应,应维持反应物流和冷却剂之间的温差不10℃。
二、换热器设计标准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已经很成熟,从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都有标准的规范和计算方法。对换热器壳程主要组合部件的分类和代号的规定,可对管壳式换热器型号进行表示。
当高温、高压操作、处理量较大时,强度和结构的可靠性很重要,这时建议大家选用管壳式换热器。
三、结构参数
1、管的结构参数
为满足允许的压力降,一般推荐选用19mm的管子。对于易结构的物料,为方便清洗,采用外径为25mm的管子。管子在管板上的配布主要是正方形配布和三角形配布两种形式。三角形的配布有利于壳程物流的湍流。正方形配布有利于壳程的清洗。
2、管程数和壳程型式
管程数有1~12程几种,管程数增加,管内流速增加,给热系数也随之增加。但会受到压力降的影响,管内流速有一定的限制。水和类似水的溶液流速一般取1~2.5m/s.气体和蒸汽的流速可在8~30m/s之间选取。
3、壳程折流板
折流板可以改变壳程流体的方向,使其垂直于管束流动,获得较好的传热效果。折流板模式可分为圆缺型折流板、环盘形折流板以及孔式折流板。

管壳式换热器是工业中应用、运用可靠性良好的一种换热设备。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始了强化技术的研究。强化传热主要有两种途径: (1)增大传热面积,但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不可能制地增大,否则投资费用会大大增加,并且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设备要紧凑化; (2)提高传热系数,主要从管程和壳程传热强化系数的提高方面上考虑。许多科研工作者已经在这一方面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主要讨论了管壳式换热器管程的强化传热———改变管子外形或在管内加入插入物,介绍了螺旋槽管、横纹管、螺旋扁管、管内插入物、翅片管、缩放管和三维内肋管等多种强化传热管的研究进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