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 年, 静岗大学财满发表了“关于铝合金板钻孔形成的毛刺的研究”一文。同年, 美国的R.威廉提出了将研磨剂与硅树脂混合在一起, 作为介质, 压入装有零件的模具中, 将零件内表面和孔的毛刺去掉(即挤压珩磨去毛刺技术), 取得初步成功, 现该项技术已成为美国。1971 年, 日本综合铸件中心在职业训练大学木下等的指导下, 研制了数控式砂带磨削装置,可以去除任意形状铸件的毛刺。
自动型材去毛刺机厂商
1967 年, 静岗大学财满发表了“关于铝合金板钻孔形成的毛刺的研究”一文。同年, 美国的R.威廉提出了将研磨剂与硅树脂混合在一起, 作为介质, 压入装有零件的模具中, 将零件内表面和孔的毛刺去掉(即挤压珩磨去毛刺技术), 取得初步成功, 现该项技术已成为美国。1971 年, 日本综合铸件中心在职业训练大学木下等的指导下, 研制了数控式砂带磨削装置,可以去除任意形状铸件的毛刺。
电解利用电解作用去除金属零件毛刺的一种电解加工方法,英文简称 ECD 。将工具阴极(一般用黄铜)固定放置在工件有毛刺的部位附近,两者相距一定的间隙(一般为 0.3 ~ 1 毫米)。工具阴极的导电部分对准毛刺棱边,其他表面用绝缘层覆盖起来,使电解作用集中在毛刺部分。加工时工具阴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工件接直流电源正极。压力为 0.1 ~ 0.3 兆帕的低压电解液 ( 一般用或水溶液 ) 流过工件与阴极之间。
超声波超声波产生的超声能量作用于液体里振动处于稀疏状态的液体时,会撕裂成很小的空穴(即内部是真空的)这些空穴在的时候会产生高达几百个大气压的瞬间压力,而这种现象既称为空化现象。超声波去毛刺就是利用“空化现象”产生的几百个大气压的瞬间冲击力把附着在部件上的毛刺清除干净。超声波去毛刺并不是所有毛刺都适用的,主要针对一些微观毛刺,一般如果毛刺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的话,就都可以尝试用超声波的方法去除。对于肉眼可见的毛刺,主要看粘结的强度了,粘结强度弱的毛刺可以用超声波,一般要是用刀具才能处理的毛刺,用超声波方法是根本不行的。超声波去毛刺的优缺点。 [2]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