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槽分接方便.所谓插接式母线槽,就是它利用插接的方式把主干线的电源分接到支线去,每隔若干米就留有插接箱口,因此分接十分方便。这种方式使得分接异常灵活,而且每个分支都有插接箱对分流变容处的保护。而电缆需要在现场进行分接,可靠性差,即便是预制分支电缆也尤其明显的缺点,主要是需要向工厂定制,其分支连接方式采用开口的“C”型抱箍,时间一久,能否保证紧箍力?加上每一个分支头的价格不菲,因此
铜铝复合母线槽的特点
母线槽分接方便.所谓插接式母线槽,就是它利用插接的方式把主干线的电源分接到支线去,每隔若干米就留有插接箱口,因此分接十分方便。这种方式使得分接异常灵活,而且每个分支都有插接箱对分流变容处的保护。而电缆需要在现场进行分接,可靠性差,即便是预制分支电缆也尤其明显的缺点,主要是需要向工厂定制,其分支连接方式采用开口的“C”型抱箍,时间一久,能否保证紧箍力?加上每一个分支头的价格不菲,因此预制分支电缆至今应用面仍不广。任何一个楼面需要切断电源,母线槽无须断电,只要在空载的情况下,取下母线槽的插接箱即可。但要切断预制分支电缆的分支电源,在带电的情况下操作是十分危险的。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为了保证供电线路的连续性,应考虑采用双回路形式,并尽可能使两回路有一定的安全间隔;② 在选择封闭式母线槽规格时,导体截面应尽量大一些,以保证具有足够的剩余容量;③要多设插接口,但要考虑到操作高度和动力馈线路径,因为垂直布置的封闭式母线槽插口过多会使每层上面的插接箱高度过高,操作和检修都不方便;④由于封闭式母线槽线路阻抗很小,在选择插接箱内断路器时应选短路分断能力与之相配的型号;⑤对于垂直安装于剪力墙上的封闭式母线槽,可不必向建筑设计人员提供载荷数据。2m,但敷设在电气间内(配电室、电机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除外。其载荷数据应按如下公式计算:支撑点载荷=0.5×建筑层高×(母线槽总重/母线槽总长);⑥由于封闭式母线槽结构比电缆桥架重得多,设计时应考虑吊装空间。
安装施工
电缆敷设安装时在线路走向上灵活方便,但是工程中电缆一般都是要靠桥架支撑,所以电缆施工需要先安装桥架,再铺设电缆,分步进行。3、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好验收手续,移交建设单位投入使用,同时提交验收资料。母线槽的安装需要的安装技术,但却只需要按照产品标准安装程序即可,一次性完成安装。另外,母线槽结构紧凑,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易于管道、线路空间布置,且安装方便。当然,对于400A以下的小电流线路,因为所选用的电缆截面相对较小、根数较少,使用电缆则显得更为灵活。
供电系统
统电缆供电方式,每个楼层都需要单独放线,电缆根数众多。室内工作场所,如大容量变电所内为提高其散热效果,可采用IP30等级的母线槽。这样的密集敷设方式,散热性差、占用空间大、事故检查难、维修难度大。而母线槽供电只要使用单一的中心母线槽系统,在每个楼层设置相应容量的插接箱进行分流,即可达到供电目的。这种方式使得分接异常灵活,而且每个分支都有插接箱对分流变容处的保护。
母线槽水平安装时,距地高度不应2.2m,但敷设在电气间内(配电室、电机室、电气竖井、技术层等)除外;母线槽边距墙边不应小于0.1m,其上面距楼板、天花、梁底不应小于0.1m。这样的密集敷设方式,散热性差、占用空间大、事故检查难、维修难度大。两条水平相邻安装母线槽:母线槽之间中心距不应小0.35m,边间距不应小于0.1m,母线槽水平敷设时支撑点间距不应大于2.5m(如车间大跨度高强母线槽敷设,间距可大于6m)。母线槽水平安装于支、吊架时,应用水平固定压板固定。
母线槽连接点不应在穿墙处,母线槽安装穿墙孔时不应有污水、杂物进入母线内部。母线槽插接馈电孔应设在安全可靠及安装维修方便处。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60m时应设置膨胀(伸缩)节,在母线槽母线跨越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应设置沉降(伸
缩)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