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培养—— 指将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内,经一定条件使微生物生长繁殖。接种的方法有 6种。①涂布法:将纯菌或含菌材料均匀地涂布在固体培养基表面。②划线法:用接种环沾取含菌材料,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③倾注法:取少许含菌材料放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倾入已融化并已冷却至48℃左右的琼脂灭菌培养基,摇匀后冷却凝固。④点植法:用接种针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接触几点。⑤穿刺法:用接种针沾取的微生物经穿刺而进入半固体深层培养基中。5、涂布接种与浇混接种略有不同,就是先倒好平板,让其凝固,然后再将菌液倒入平板上面,迅速用涂布棒在表面作来回左右的涂布,让菌液均匀分布,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的菌落。⑥浸洗法:用接种针挑取含菌材料,在液体培养基中洗下。培养方法则根据微生物对氧的要求情况分为需氧和厌氧两种。需氧培养是指必须在有氧环境中进行培养,必要时用振荡或通气搅拌达到充分供氧;厌氧培养是培养过程一直保持在少氧或无氧的环境中。厌氧的方法可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办法使培养容器内的氧气部分或全部消除。通常用抽真空方法,有时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使厌氧培养更为理想。接种、培养是食品微生物应用、研究过程中基本和必不可少的方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系用于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嗜温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符合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下述规定进行检验,包括样品的取样量和结果的判断等。除另有规定外,本法不适用于活菌制剂的检查。 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 如供试品有抗jun活性,应尽可能去除或中和。供试品检查时,若使用了中和剂或灭活剂,应确认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供试液制备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应确认其对微生物无毒性以及与所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的相容性。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中,采用平皿法或薄膜过滤法时,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2范围内;采用MPN法时,试验组菌数应在菌液对照组菌数的95%置信限内。若各试验菌的回收试验均符合要求,照所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及计数方法进行该供试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6、液体接种从固体培养基中将菌洗下,倒入液体培养基中,或者从液体培养物中,用移液管将菌液接至液体培养基中,或从液体培养物中将菌液移至固体培养基中,都可称为液体接种。 方法适用性确认时,若采用上述方法还存在一株或多株试验菌的回收达不到要求,那么选择回收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试验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检查。 供试品检查 检验量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c㎡)。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zui小包装的供试品,混合,取规定量供试品进行检验。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或10ml;膜剂为100c㎡;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zui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大蜜丸还不得少于4丸,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 供试品的检查 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测定需氧菌总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阴性对照试验 以稀释液代替供试液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果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