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果期的修剪以疏枝为主,修剪时应疏除弱枝、病枝、交叉枝等,以增加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性。当树体进入到衰老期,可通过短截和重回缩的方法,以促进新枝的抽出,达到复壮的目的。黄连木多生长在干旱、瘠薄的山区,生长势较弱,可通过土壤耕翻、修整树盘、清除石块、树盘覆草、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抗性。黄连木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30厘米,株距5-10厘米,播种深度1-2厘
黄连木树苗
盛果期的修剪以疏枝为主,修剪时应疏除弱枝、病枝、交叉枝等,以增加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性。当树体进入到衰老期,可通过短截和重回缩的方法,以促进新枝的抽出,达到复壮的目的。黄连木多生长在干旱、瘠薄的山区,生长势较弱,可通过土壤耕翻、修整树盘、清除石块、树盘覆草、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抗性。黄连木采用开沟条播,行距20-30厘米,株距5-10厘米,播种深度1-2厘米,人工撒播或机械播种,播后覆土。

黄连木没有经过冬季沙藏的种子春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干藏的果实用清水、35-45℃的草木灰温水、5%的石灰水均可浸泡2-3天,洗去果肉,然后在太阳下暴晒种子2-5小时,70%以上的种子开裂后即可播种。 黄连木喜光怕涝,选择造林地时,应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段。黄连木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多数土壤情况下都能正常生长。但是土壤肥沃,通透性良好,pH值在6-7之间的沙壤土更有利于黄连木的生长。若造林地为平原,则可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进行整地,穴的大小及多少可根据苗木根系的大小及造林的目的而定。

黄连木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5-6对,叶轴具条纹,被微柔毛,叶柄上面平,被微柔毛。花单性异株,先花后叶,圆锥花序腋生,雄花序排列紧密,长6-7厘米,雌花序排列疏松;花小,花梗长约1毫米。核果倒卵状球形,略压扁,径约5毫米,成熟时紫红色,干后具纵向细条纹,先端细尖。黄连木没有经过冬季沙藏的种子春播前处理:在播种前,将干藏的果实用清水、35-45℃的草木灰温水、5%的石灰水均可浸泡2-3天,洗去果肉,然后在太阳下暴晒种子2-5小时,70%以上的种子开裂后即可播种。 根据黄连木种子平均每千克约11000粒的特点,提出合理播种量为每公顷75-120千克,预期每公顷培育成苗30-45万株。纯度低、发芽率低的种子适当增加播种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