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的认识对于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GPCR的结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以至于尽管GPCR在1870年代就被发现了,但是对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只是集中于近40多年,并且到目前对于其结构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以Brian K. Kobilka和Robert J. Lefkowitz为首的科学家在GPCR的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表彰
点突变代检测服务
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的认识对于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GPCR的结构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以至于尽管GPCR在1870年代就被发现了,但是对于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只是集中于近40多年,并且到目前对于其结构还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以Brian K. Kobilka和Robert J. Lefkowitz为首的科学家在GPCR的研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表彰他们研究成果和长期的努力,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这两位科学家。
G蛋白活性检测试剂盒
· 灵敏度高
· 特异性强
· 操作简单快捷,具有被固定的细胞内的G蛋白的活化状态的可能性。
· 应用范围广,试剂盒中能够特异性识别GTP结合状态的G蛋白单抗体,适应各种种属(Human,Mouse,Rat,Rice plants,Pig Cotton,bacteria,Escherichia coli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IP , ,IHC IF ICF,ICC,IHF.FC,Elisa 等)
武汉纽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科学家研发出了能够特异性识别GTP结合状态的三聚体G蛋白或者小G蛋白的单抗体,利用组装好的IP-WB试剂盒,能够迅速检测出G蛋白是否处于激活状态。该方法除了具有简单、易操作、灵敏度高等优点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优势:具有 catch 到被固定的细胞内的G蛋白的活化状态的可能性。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与布赖恩·科比尔卡,以奖励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做出的 splendid 贡献。据此,G蛋白偶联受体才被公众所知晓。在11日举行的2013年皇后镇分子生物学(上海)会议上,中美科学家联手成功解析了世界上 First B型G蛋白偶联受体,这有望为2型 diabetes mellitus 等多种代谢疾病带来更多的新 medicine。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