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做法是将醋菌属的细菌接种于稀释后的酒精溶液并保持一定温度,放置于一个通风的位置,在几个月内就能够经过发酵,后生成醋。工业生产醋的方法通过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得反应过程加快,此方法已经被商业化生产采用,也被称为“方法”或“德国方法”,因为在德国1823年应用成功而因此得名。此方法中,发酵是在一个塞满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进行。含有酒精的原料从塔的上方滴入,新鲜空气从下方自然进入或强制对流。强化的空气
工业级醋酸价格
具体做法是将醋菌属的细菌接种于稀释后的酒精溶液并保持一定温度,放置于一个通风的位置,在几个月内就能够经过发酵,后生成醋。工业生产醋的方法通过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得反应过程加快,此方法已经被商业化生产采用,也被称为“方法”或“德国方法”,因为在德国1823年应用成功而因此得名。此方法中,发酵是在一个塞满了木屑或木炭的塔中进行。含有酒精的原料从塔的上方滴入,新鲜空气从下方自然进入或强制对流。强化的空气量使得此过程能够在几个星期内完成,大大缩短了制醋的时间。Otto Hromatka和Heinrich Ebner在1949年提通过液态的细菌培养基制备醋。在此方法中,酒精在持续的搅拌中发酵为,空气通过气泡的形式被充入溶液。通过这个方法,含15%的醋能够在两至三天制备完成。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反应生成。因为和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羰基化一直以来备受青睐。早在1925年,英国塞拉尼斯公司就开发出个羰基化制的试点装置。然而,由于缺少能耐高压(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蚀的容器,此方法的应用一直受到限制。1963年,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用钴作催化剂,开发出个适合工业生产的工艺。1968年,铑催化剂的大大降低了反应难度。采用铑的羰基化合物和碘化物组成的催化剂体系,使和在水-的介质中在175℃和3兆帕的压力条件下反应,即可得到产品。因为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比较高,所以反应的副产物很少。低压羰基化法制,具有原料价廉,操作条件缓和,产率高,产量好和工艺流程简单等优势,但反应介质有严重的腐蚀性,需要使用耐腐蚀的特殊材质。197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采用此工艺的装置,因此铑催化羰基化制逐渐成为支配性的孟山都法。90年代后期,英国石油成功的将Cativa催化法商业化,此方法采用钌催化剂,使用([Ir(CO)I]),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绿色也有更高的效率。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3 g/kg(大鼠经口);1060 mg/kg(兔经皮)。LC50:5620 ppm,1 h(小鼠吸入);12.3 g/m3,1 h(大鼠吸入)。人经口1.47 mg/kg,量,出现消化道症状;人经口20~50 g,致死剂量。80%浓度的醋酸能导致豚鼠皮肤的严重灼伤,50%~80%产生中等度至严重灼伤,小于50%则很轻微,5%~16%浓度从未有过灼伤。人不能在2~3 g/m3浓度中耐受3 min以上。人的口服致死量为20~50 g。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本品浓度在100 mg/m3左右时慢性作用可使工人的鼻、鼻咽、睑和咽喉发生反应,甚至引起。人吸入(200~490)mg/m3×(7~12)年,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等症状。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大肠300 ppm(3 h)。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5 mmol/L。生殖毒性:大鼠经口剂量(TDL0):700 mg/kg (18d,产后),对新生鼠行为有影响。大鼠内剂量(TDL0):400 mg/kg(1 d,雄性),对雄性生育指数有影响。健康危害:侵入途径为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吸入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重者可因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和。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2)低压羰基化法。又称孟山都法。采用铑的羰基化合物和碘化物组成的催化剂系统,使和在水乙酸介质中于175℃左右和3.0MPa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由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很高,故副反应很少。反应产物先后经脱经组分塔和脱水塔处理,分出的劝组分和含水乙酸可循环返回反应器,离开反应器的气体先用冷洗涤,以回收带出的(中间产物),然后送往回收装置。所得粗产品再经精馏提纯即得成品乙酸。以计,产率>99%。低压羰基化法制乙酸,具有原料价廉,操作条件缓和,乙酸产率高,产量好和工艺过程简单等优点,目前乙酸生产中技术经济的方法。但反应介质有严重的腐蚀性,需要使用昂贵的特种钢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