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不超过1.2%,有些钢的ωc(含碳
GCR15轴承钢
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不超过1.2%,有些钢的ωc(含碳量)甚至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
零件的渗碳过程是由排气、渗碳、扩散及降温四个阶段构成的,常用的渗碳剂为煤油,气体渗碳通常是在井式炉气体渗碳炉内进行的,煤油直接滴入。
根据渗碳过程中的工艺特点,结合零件的具体要求,目前气体渗碳采用变更温度和渗碳剂滴(流)量的工艺,这样可确保渗碳速度、渗碳层的含碳量及组织分布均匀满足性能的要求,20CrMnTi钢制造的变速箱齿轮采用低滴量的气体渗碳工艺,该工艺为一种综合考虑渗碳温度、保温时间和煤油滴量的气体渗碳工艺,实践证明是一个成熟的工艺,既能保证渗碳的渗层厚度,又能发挥其渗碳的作用。
渗碳是一种表面热处理技术,指向钢件表面扩渗碳原子后进行淬火的热处理方式。通过碳的渗入,可显著改善钢部件的性、耐久性、韧性等性能。
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称为渗碳钢。渗碳钢的主要热处理工序一般是在渗碳之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后零件的心部为具有足够强度和韧性的低碳马氏体组织,表层为硬而的回火马氏体和一定量的细小碳化物组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