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可钢化镀膜玻璃研究使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为当时市场上需要导电玻璃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使用欠氧化的金属氧化膜,列如氧化铟锡,可进行后续处理。沉积得到这种膜层是不透明的,在后续加温处理中,膜层因氧化而变的完全透明。从20世纪80年始,该种工艺被应用于银基膜系的镀膜玻璃,次在650度的高温下生产汽车挡风热弯玻璃。光学性能良好、氧化程度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薄膜作为银层的保护层,避免
楼梯玻璃商家
国外对可钢化镀膜玻璃研究使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为当时市场上需要导电玻璃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使用欠氧化的金属氧化膜,列如氧化铟锡,可进行后续处理。沉积得到这种膜层是不透明的,在后续加温处理中,膜层因氧化而变的完全透明。从20世纪80年始,该种工艺被应用于银基膜系的镀膜玻璃,次在650度的高温下生产汽车挡风热弯玻璃。光学性能良好、氧化程度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薄膜作为银层的保护层,避免在高温下因氧气扩散而导致银膜氧化。

当时有很多汽车玻璃制造商已经开发并生产出用于汽车阳光控制膜玻璃或者电热防冻挡风玻璃的可热处理的LOW-E膜层。作为镀膜制造商的Airco公司和莱宝贺利氏(LH)公司,作为汽车玻璃生产商的圣戈班(Sain-Gobain)公司、FLACHGLASS AG集团、PPG公司(美国)和格拉威伯尔(Glaverbel)公司在可热处理LOW-E玻璃的研究上可谓功不可没。后来可热处理LOW-E玻璃设备工艺被工艺被用来生产钢化玻璃。在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上已开始销售可钢化处理的银基LOW-E玻璃。

使玻璃的应力均匀一致钢化玻璃的应力不均,会明显增大自爆率,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应力不均引发的自爆有时表现得非常集中,特别是弯钢化玻璃的某具体批次的自爆率会达到令人的严重程度,且可能连续发生自爆。其原因主要是局部应力不均和张力层在厚度方向的偏移,玻璃原片自身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应力不均会大幅降低玻璃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提高了内部的张应力,从而自爆率提高了。如果能使钢化玻璃的应力均匀分布,则可有效降低自爆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