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施工常见注意事项
1.桩机与桩进场先要对场地进行考察,看桩机是否能够在场地内行走。
2.看一看图纸,看设计对桩机、桩锤有什么要求没有?
3.根据设计要求选购管桩。
4.进行桩基施工放线,先放轴线,然后根据轴线放桩位。要注意的是,由于是工程刚开始,需找到周边的城市测绘用的标准点(有坐标与水准高度值),而且要有单位盖章确认。
5.组织设备、
管桩报价
管桩施工常见注意事项
1.桩机与桩进场先要对场地进行考察,看桩机是否能够在场地内行走。
2.看一看图纸,看设计对桩机、桩锤有什么要求没有?
3.根据设计要求选购管桩。
4.进行桩基施工放线,先放轴线,然后根据轴线放桩位。要注意的是,由于是工程刚开始,需找到周边的城市测绘用的标准点(有坐标与水准高度值),而且要有单位盖章确认。
5.组织设备、工人与管桩进场。同时还有桩尖、焊条等。甲方需要注意的是管桩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检查一下桩的壁厚。桩尖的大小、板厚,焊条是否合乎设计要求。当管桩卸下后,查看管桩的破损情况,桩头、拼缝是重点,拼缝如有300长的开口、桩身有长约300的纵向裂缝或200长的横向裂缝,要退桩。
6.卸桩时要登记进场数量,按桩长分别登记根数,总长度。
7.打桩时要监督:桩尖焊否、垂直度的控制、桩位偏差、焊缝饱满、焊后的停歇时间、后三阵的平均贯入度。要按桩位登记用桩量,桩入土深度。在开始打桩时,要先选3个桩位进行试打。
8.对于软土地基,要对成村桩桩位、桩顶标高进行观测,检查在桩基施工完成后是否有位移和沉浮。
9.桩基施工完成后,按规范根对桩基进行静载或动测(小应变),一般静载做桩数的1%即可,小应变要做20%(各地的要求可能不一样,关键是对规范的理解)。
10.对桩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以防桩基检测不合格,如不合格就麻烦了。
11.对于在打桩过程中出现的断桩、偏桩等现象,要设计出设计处理方案进行补救。
打桩施工时,先打主楼桩——深桩(24m长),后打裙楼桩——浅桩(9m长);先打跨中桩,后打边区桩;先打近桩,后打远桩;先打毗邻建筑物的桩,后打远离建筑物的桩。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桩基的侧向位移。
管桩施工要求
1、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现场可供参考的试桩资料;
3、桩基础设计图,设计人员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
4、拟建场地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高空线路、临边马路等相关的技术资料;
5、主要施工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6、经检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7、管桩出厂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及质量检验资料;
8、分包合同,管理人员委派书,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9、监理合同,监理对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等资料,监理委派书;
施工现场条件要求
1、场地清楚桩位位置的原建(构)筑物基础及地下障碍物;
2、施工场地应平整,排水畅通,坡度宜小于1%。压桩机船型履靴的接地压强一般要求120-140KPa,当场地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对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3、当桩基施工可能影响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边坡道路等正常使用和安全时,应预先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跟踪监测。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桩设计时是以终贯入度和终标高作为施工的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一种控制标准为主,与另一种控制标准为参考,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终控制要求。
主要原因: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略,勘探工作以点带面。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尖标高有误,有时因为设计要求过严,超过施工机械能力或桩身砼强度;桩机及配重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沉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桩身打断致使桩不能继续打入。
预防措施: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以防止桩身断裂,打桩时注意桩身变化情况。

从施工工艺角度来看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为: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对中→压桩→接桩→送桩或截桩→静压桩到设计高程。
(1)测量定位: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一个桩位,并涂上油漆使标志明显。
(2)桩机就位、对中:通过压桩机启动纵向和横向行走油缸,将桩尖对准桩位。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人土中,待桩下沉达到稳定状态后,调正桩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
(3)压桩:通过夹持油缸将桩夹紧,然后使压桩油缸伸程,将压力施加到桩上。
(4)接桩:桩的单节长度应根据设备条件和施工工艺确定。当桩贯穿的土层中夹有薄层砂土时,确定单节桩的长度时应避免桩端停在砂土层中进行接桩。当下一节桩压到露出地面0.8——1.0m时,便可接上一节桩。
(5)送桩或截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送桩。如果桩顶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力已达到规定值时则要截桩,以便压桩机移位。
(6)压桩结束:当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先规定值时,便可停止压桩。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为:钻孔桩施工流程:桩位放样→钢护筒埋设→泥浆系统布置→桩机就位→钻孔→清孔→装吊钢筋骨架→灌注水下砼→桩基施工完毕,拆卸钻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