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属表面上磷酸盐的沉淀,磷化反应也随之减慢,当整个表面被磷化膜全部覆盖后,磷化过程结束。磷渣的主要成分FePO4,磷化膜的主要成分是Me3(PO4)2、H2O,也有少量的氧化铁和FePO4。根据单位面积膜层质量(g/m2)可分为重量级、次重量级、轻量级、次轻量级4种。通常膜薄附着力好,而膜厚耐蚀性好。涂装前处理所需膜层为0.5-7.5g/m2,一般锌系磷化膜控制
表面处理磷化
随着金属表面上磷酸盐的沉淀,磷化反应也随之减慢,当整个表面被磷化膜全部覆盖后,磷化过程结束。磷渣的主要成分FePO4,磷化膜的主要成分是Me3(PO4)2、H2O,也有少量的氧化铁和FePO4。根据单位面积膜层质量(g/m2)可分为重量级、次重量级、轻量级、次轻量级4种。通常膜薄附着力好,而膜厚耐蚀性好。涂装前处理所需膜层为0.5-7.5g/m2,一般锌系磷化膜控制为1~4.5g/m2,铁系磷化膜控制为0.2~1g/m2,与粉末涂料配套时磷化膜控制为1~3g/m2。磷化处理温度为80~90℃。优点是配方简单,磷化速度快,磷化膜的耐蚀性、硬度及耐热性较高。缺点是能耗大,沉渣多,成本高,且磷化膜较厚且粗糙,一般不作为涂装前的磷化。

磷化处理温度为50~75℃。优点磷化速度较快,磷化膜的结晶较细、耐蚀性性好。但磷化膜仍较厚,涂装后光泽不好,一般适用于耐蚀性防护层及喷、刷漆的底层。提供清洁表面。磷化膜只有在无油污和无锈层的金属工件表面才能生长,因此,经过磷化处理的金属工件,可以提供清洁、均匀、无油脂和无锈蚀的表面。在磷化工艺中,脱脂后和除锈后需进行水洗以除去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活性剂和各种离子。将清洗后水的pH值控制在6.0~8.0之间,可以有效抑制各种离子对后续磷化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可以采用多级水洗。

随着金属表面上磷酸盐的沉淀,磷化反应也随之减慢,当整个表面被磷化膜全部覆盖后,磷化过程结束。磷渣的主要成分FePO4,磷化膜的主要成分是Me3(PO4)2、H2O,也有少量的氧化铁和FePO4。一般采用强碱性脱脂剂、进行酸洗的工件都应进行表面调整。表面调整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含有草酸的表调剂,主要由草酸、表面活性剂、络合剂等组成;另一类是含有胶体钛的表调剂。工件的尺寸大小和结构状态会影响加工效果。例如对于低精度的孔加工采用拉削、铰削、镗削和磨削等加工方法都可。但是箱体上的孔一般不用拉或磨,而常常采用铰孔和镗孔。直径过大的孔加工不宜采用钻、扩、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