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金属离子对含铜水滑石的结构影响通过构建不同的二价金属离子(M2+=Mg2+,Ca2+,Zn2+,Cd2+,Ni2+,Co2+)部分取代铜离子形成CuM2Al水滑石(CuM2Al-LDHs)的周期性模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用CASTEP程序模块对周期性模型进行几何全优化和性质计算,通过分析各体系的结构参数、电子排布、Mulliken电荷布居、氢键、结合能,总结出含铜水滑
保温剂水滑石粉末
二阶金属离子对含铜水滑石的结构影响
通过构建不同的二价金属离子(M2+=Mg2+,Ca2+,Zn2+,Cd2+,Ni2+,Co2+)部分取代铜离子形成CuM2Al水滑石(CuM2Al-LDHs)的周期性模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用CASTEP程序模块对周期性模型进行几何全优化和性质计算,通过分析各体系的结构参数、电子排布、Mulliken电荷布居、氢键、结合能,总结出含铜水滑石体系结构的稳定性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CuM2Al-LDHs体系中,主客体间作用力对层板厚度的影响占主要因素;M离子对中心三价铝离子的影响较小,对二价铜离子的影响较大,其中价电子均匀排布的M离子对铜的畸变影响小于价电子不均匀排布的M离子.另外在价电子均匀排布的CuM2Al-LDHs体系中,主客体间的静电作用力和氢键强度逐渐增强.总体上,随着M离子周期数的增加,体系的畸变角增大,结合能逐渐减小,体系的稳定性下降.价电子不均匀排布的CuCo2Al-LDHs体系的稳定性差.这有助于从理论上更好地认识含铜水滑石的合成规律.

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品种繁多的环保钙锌稳定剂,适用于硬制品如发泡板材、异型材、给水管材、天线罩和卷帘门窗等以及软制品如电线电缆料和yi用透明材料等。本文主要钙锌稳定剂的分类以及作用机理。
钙锌稳定剂按成分分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以及其他钙盐、锌盐,按形态分为固体钙锌稳定剂和液体钙锌稳定剂。
硬脂酸钙能够PVC降解释放的HCl,对PVC后期的稳定性较好,但是不能抑制初期着色。硬脂酸锌通过酯化作用置换PVC分子链上的不稳定基团烯bing基氯,稳定PVC分子,起到抑制初期着色的作用,但生成的氯化锌会催化脱HCl反应,促进降解。而硬脂酸钙能够与氯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钙,它对脱HCl反应无促进作用,因此当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并用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协同作用,提高PVC的初期和长期稳定性。
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并用对PVC的热稳定作用的研究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复合可以产生协同效果,但是在不同配方体系中所需的添加比例也有所不同。
候典军等使用HAAKE转矩流变仪测试了不同钙锌比例下PVC物料的热稳定性能,发现当钙盐和锌盐质量比为3: 1时物料的热稳定时间zui长。钙锌体系与硬脂酸镧并用时,钙锌体系:硬脂酸镧2: 3的比例下,物料的热稳定时间zui长。钱丹一等研究不同比例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对硬质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发现钙盐和锌盐质量比为5: 4时,协同稳定作用明显,动态热稳定时间为767s且白度zui高。

尿素水热生长法合成不同形貌镁铝水滑石及其对活性红染料的吸附性能
水滑石作为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吸附毒性强且难降解的印染废水染料分子.采用尿素水热生长法,通过合理调控反应物浓度,制备出具有花状形貌的镁铝水滑石材料,通过FTIR,XRD,TG,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表征,并将镁铝水滑石作为典型的阴离子染料活性红131吸附剂,系统研究了其对酸性红的吸附动力学机理和等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反应物浓度对镁铝水滑石形貌影响显著.低浓度反应液(lv化镁0.1~0.3 mol/L)制备所得镁铝水滑石为直径约2μm的单层片状正六边形;升高反应ye浓度(lv化镁0.4 mol/L)后,镁铝水滑石开始出现近似状的纳米花状形貌;进一步提高反应液浓度(lv化镁0.6 mol/L)可以得到明显纳米花状结构的镁铝水滑石,且近似为状生长,片层直径约3.2μm,该结构纳米片间相互交叉支撑,有利于改善纳米片的分散;当反应物浓度进一步提升(氯化镁0.8 mol/L)时,镁铝水滑石纳米片相互堆积紧密,花状结构逐渐消失.同时,不同形貌镁铝水滑石对活性红131的染料去除率不同,花状结构有助于染料的吸附,去除率可达98.14%.纳米花状镁铝水滑石对活性红131的吸附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模型遵循Langmuir模型,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能力不断增强.

(作者: 来源:)